蚌埠双墩遗址自发掘以来,其出土的600余件刻划符号一直是考古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为了探索古文字起源的一般规律和发展脉络,研讨早期文明起源与古代文字的相关问题,昨日,“蚌埠双墩遗址刻划符号暨早期文明起源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蚌埠召开。研讨会上,除了我国十多位著名专家教授外,美国、德国的多位历史考古学家也来到现场,共同探讨人类的早期文明。
双墩符号
是淮河流域先民的原始文字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王蕴智表示: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可以把双墩符号看成是一种地域性的原始文字。这类符号主要应用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淮河中游地区,而且在双墩文化时期达到繁荣阶段。双墩文化符号和黄河上中游的仰韶文化及马家窑文化符号、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符号等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依据。所以,今天看来,发明中华文字的人物远远不止一个仓颉,我国文字的起源和演进过程也并不是一条单纯的主线。
双墩刻符
属文字起源的第三阶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居中教授表示:淮河流域也和长江、黄河一样是最早出现文明因素的地区之一。纵观文字的起源与发展进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即记事符号阶段、图形记事阶段、语段文字阶段和成熟的文字阶段。以贾湖为刻符与双墩刻符为代表的早期刻符应处于文字起源的第三个阶段,即语段文字阶段,当时这里的先民,已经用一个表意符号或一组抽象的图画来记录一句话或一件事。
7300年前
淮河先民会用水纹识别天气
蚌埠市博物馆徐大立认为:蚌埠双墩刻划符号中出现的大量“水纹”,说明当时渔猎经济相当发达的淮河流域先民已经可以通过水纹来识别鱼群和天气。徐大立说,双墩遗址中出土的600多件刻划符号中,与水纹有关的符号近90件。双墩先民在长期的渔猎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们通过判断水纹变化来识别鱼群的活动规律,以便确定从事渔猎活动的方式;通过对不同水纹现象记录,反映了天气、水环境对水纹变化的影响;他们将水纹刻划符号中的某些符号在形式和意义上固化,并在一定区域内共同使用,初步显示了文字的功能。(汪贝妮、王素英)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汪贝妮、王素英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