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新村沙丘遗址考古 专家用淀粉研究古人食谱
2009年10月23日 09:22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记者获悉,被誉为考古界“诺贝尔”奖的全国“田野考古奖”近日揭晓,广东省考古研究所的发掘———广东台山新村沙丘遗址,与陕西省的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桥陵遗址)、岐山县凤凰山(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一起问鼎“2007~2008年度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由于评奖严苛,多年来,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经常空缺。考古专家告诉记者,在本届评选之前,仅有上世纪70年代秦陵兵马俑考古发掘、2006年的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考古发掘两个项目获得过“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对比陕西、河南等地重大考古遗址的发掘,重大遗址相对匮乏的广东考古界,为何能问鼎数十年少人问鼎的考古界最高奖?“主要原因在于广东考古工作者大胆采用了一些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了对田野考古技术上的新突破。”省考古所相关负责人称,广东考古界成功问鼎该奖项,标志着考古水平和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

考古水平不输兵马俑发掘

“台山新村沙丘遗址之所以能问鼎田野考古奖一等奖,主要在于考古方法的创新和新技术的运用。”

“田野考古奖”评选从1993年开始,每两年评一次,被誉为考古界最严格的评选。广东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卜工介绍,“田野考古奖”注重鼓励考古从业人员在考古发掘过程中使用新方法、新手段,以此推动考古科学的发展。

在考古专家心中,问鼎“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有偶然因素,很多重大遗址都是考古工作者在不经意间碰触到的,但不一定都能获得“田野考古奖”,因为“田野考古奖”是田野考古技术和水平的全方位较量。因此,多年来,田野考古奖一等奖经常空缺,在本届评选之前,仅有上世纪70年代秦陵兵马俑考古发掘、2006年的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考古发掘两个项目获得过“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为何本届一口气颁发3个一等奖?国家文物局局长童明康介绍说,本届田野考古奖评审共收到30项申请,其中有结合三峡、南水北调等基本建设工程开展的考古项目,有结合大遗址保护开展的考古工作,还有主动性和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选出的3项一等奖以及6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展示了我国田野考古工作水平突飞猛进的提高,它们堪称田野考古工作的典范。

这3个一等奖,与多年前的秦陵兵马俑考古发掘同样做到了考古技术上的精致和创新。陕西省的唐陵大遗址保护项目(桥陵遗址)、岐山县凤凰山(周公庙)遗址考古发掘属于重大遗址的发掘,而广东的台山新村沙丘遗址属于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

“陕西唐陵大遗址属于古代的大遗址考古调查工作,调查对象包括18座唐帝陵、2座祖陵和武则天母亲顺陵等。由于考古专家在地表看不到古代帝陵遗址的排布结构,以往考古专家都是在大遗址里碰,挖到什么解释什么,而陕西唐陵大遗址考古调查的突破在于,专家在几十平方公里的遗址范围内进行勘测和规划,从地上摸清地下布局。比如唐桥陵探明了陵园的四门门址和门阙基址,陵园城垣走向,还探明了下宫宫城遗址的布局等。”广东省文物局副局长魏峻说,陕西唐陵大遗址的发掘,代表了目前国内考古界对大遗址考古调查“先探后挖”的先进理念。

岐山县凤凰山(周公庙)遗址是目前全国发现西周甲骨文字最多的遗址,考古专家的突破在于:通过考古发掘建立了该遗址的考古学文化编年,基本探明其布局情况,根据聚落结构特征、古文献记载和出土甲骨文等信息,初步判断为周公的采封地。

“对比陕西省的两个重大遗址,广东台山新村沙丘遗址之所以能够问鼎田野考古奖一等奖,主要在于考古方法的创新和新技术的运用。”魏峻说。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李培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