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烟云涧的青铜记忆:光武帝刘秀曾在此宿营
2009年07月21日 14:43河南商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将做好的蜡模放进容器,并在容器里灌上石膏,待石膏凝固后放入“炕”里烧,等石膏里面的蜡模蒸发完后,向石膏里灌入铜水。

经过上色、电解的马踏飞燕正在晾晒

源远流长的青铜传承

周朝以前,人们把铜称为金,刻在青铜上的铭文叫金文,今天的我们,可以透过每一个字,依稀看见族人间浓厚的关系,看见祖先的生活片断,看到他们的生活场景——

499字的毛公鼎是铭文最多的鼎,上面记录着西周末年周王教导毛公勤政爱民的文字;乡字的构成,是两个人蹲坐在一口锅的旁边,这锅就是青铜器中的簋,古人对于家乡的想象,就是两个人在一起饮酒吃饭……因为这些铭文,青铜器这些冰凉的器物散发出了难以想象的温暖。

传统青铜器复制流程中,工人们几乎沿用了3000年前的方法:他们将这种带有器形和图纹的泥坯,称为模,根据模制作内外的陶范,焙烧陶范的温度,被准确控制在1050℃至1100℃,最后将含有铜、锡、铅等合金的溶液浇入陶范中。铜器刚刚铸造出来时,并不是绿色的,青铜器在地下埋藏数千年后,铜器的表面氧化,才呈现出青绿的颜色。烟云涧的仿制青铜器,经历了从方兴庆的石膏到现在使用的蜡做模的变迁,他们铸的模也可以铸出成百上千件铜器。而以前经过千年才能氧化的过程,在他们手里,这一氧化过程只需几分钟的电解即可完成。

虽然方兴庆和他所在的烟云涧的村民对青铜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并不是十分清晰,但毫无疑问,他们为青铜器的传承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前不久,洛阳邮展定做的“河图洛书邮展鼎”上,所记录的铭文都是用现代的汉字,据参与设计的方长伟讲,写现代汉字虽然与古代文化视觉上显得不太协调,但是铭文更重要的作用是记载历史,现代汉字更便于人们识别。

工之子,恒为工;农之子,恒为农,代代相传。烟云涧的人们,正在把青铜器这项工艺,做得越来越好。

<<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田仲煜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