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挖出五彩"琉璃兽" (组图)
2008年05月27日 10:50中国经济网 】 【打印

疑似黄釉的鸱尾残件

汉府街工地考古挖掘现场

近日,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对汉府街工地进行考古挖掘时,惊喜地发现了一批明代黄色、绿色和五彩的琉璃构件,以及石柱础和青石路面。专家称,五彩琉璃是明代皇家建筑构件,而史料上汉府街一带并没有明代皇家建筑,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昨日,记者走进挖掘现场进行了调查。

探坑里挖出琉璃构件

昨日,记者来到现场,只见上万平方米的工地上堆满了挖出的泥土,考古挖掘已全面铺开。在土堆中央,考古人员挖出了9个方形的探坑,每个约10米见方,有的已挖到近2米深。记者在工棚里看见了几件大型琉璃构件,“就是在那头挖出的。”考古人员指着最东面的一个探坑说,为了抽出坑里积水,在探坑周围挖出一条深沟,工人用镐斧刨土时,一镐下去刨出一块琉璃碎片,接下去又是一个大的,这时,他们立即小心翼翼地用小铲刀作业,不久,一个近一米高的琉璃构件露出土面,接着又挖出一个,一只呈“龙形”,双眼圆瞪,鼻子外翘,而大嘴巴微微张开,显得非常恐怖。它身上的颜色主要以黄色为主,并搀杂着绿色、白色、黑色和灰色。

这里曾有一处宏大建筑

考古人员说,除了这些琉璃构件,从探坑东面往西数,在第5个探坑,工人们抽干了里面的积水后,一排整齐铺设的青石板露出土层。青石厚达30厘米,应当是通向主建筑大殿的中央路面。但也不排除这里曾经是一条河沟,青石板可能是用来铺设在水中渡人的。在第2个探坑,记者看见一个很大的石构件,高约1米。在西北面的一个探坑里,记者还看到一些散落的石制柱础。同时记者看到,在此地还挖掘出大量明代瓷器残片。“这样大的鸱尾琉璃构件非一般建筑所用,明代,这里一定曾有一处宏大的建筑。”考古人员惊喜地对记者说。

汉王府规模仅次于明故宫

据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潘谷西教授介绍,鸱尾又称鸱吻,本是龙的第七个孩子,这位龙子喜欢在险要处东张西望。相传汉武帝建柏梁殿时,有人上书说大海中有一种鱼,虬尾似鸱鸟,能喷浪降雨,能扶正辟邪。于是便塑其形象在殿角、殿脊、屋顶之上。他说:“明代的吻尾向后卷曲,吻身上有小龙,鳞飞爪张,颇为富丽。”记者把所拍摄的照片与他讲的一对比,果然不差。他问,琉璃构件是否是绿色的?潘教授称,这些建筑构件肯定是明代的,绿釉应当是王府建筑构件。黄色的应当只有皇家建筑才能使用。但在这一带,也只有汉王府才会有这样大的琉璃鸱尾出现。历史上的汉王府规模宏大,建筑等级仅次于明故宫。此次在汉府街发现的是否真是五彩琉璃构件?明史专家表示疑问。但现场考古专家则予肯定。

是未记载的皇家建筑?

一位明史专家表示,在南京考古历史中,只有在大报恩寺、明故宫、明孝陵等皇家建筑附近出土过黄色以及五彩琉璃,而连明代太子朱标的东陵也只能使用绿色琉璃。他认为,此处可能是一处未记载的皇家建筑。2001年在南图新馆出土过一批绿釉琉璃构件,真正的汉王府遗址应该在那里。

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家表示,这也许是个难解之谜。这一带历史上并没有记载与皇家有关的建筑,如果是黄釉也不排除属汉王府的可能。因为明初,朱元璋政权尚未巩固,等级制并不严格。为了笼络人心,在此建造了规模宏大的豪宅,用来安置降汉王陈友谅之子陈理。后来,陈理被送往高丽,永乐皇帝的第二子朱高煦被封为汉王,就在原汉王府的东面,构建了新的汉王府。因皇位继承属皇太子大哥,因此朱高煦始终不满足,总想效仿父亲,再来一次“靖难”。也许他在原王府建筑基础上加上了黄釉琉璃鸱尾。考古专家最后表示,“由于考古发掘正在进行,我们也不能判断到底是什么建筑。”

来源:扬子晚报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奥运火炬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