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女童的战时日记:中日战争中的历史细节
2006年10月23日 13:22北京日报

新近,在皖南发现了一本徽州女童的战时日记,从中可见,战争的阴霾渐渐地逼近皖南城乡。在原本充溢着童趣的小本本里,陡然增添了许多忧伤。

1937年11月8日,一个徽州女童在日记中写道:“今日,看见有几只鸟儿,在树上唱歌,唱得很好听。我说,这些鸟儿很快乐,好像唱我们(的)上学歌。”这是在皖南新近发现的一册日记抄本中的一段文字。这本日记为了解日军入侵中国时对皖南地区带来的影响,有一定的参照作用。

●从女童的战时日记里,可以了解日军侵略皖南时的一些具体史实

平心而论,女童的文字并不十分出色,但从她稚嫩的笔触中,我读到了愉悦的心境——女童快乐地嬉戏着,对于缤纷的外部世界,充满着好奇和同情。

这一年,如果不是特殊的年份,女童的日记或许就这么无忧无虑地写下去,人们也很快会失去阅读的兴趣。然而,1937年的冬季,战争的阴霾渐渐地逼近皖南城乡,在原本充溢着童趣的小本本里,陡然增添了诸多的忧伤,快乐女童也就过早地感受到人世间的痛苦。

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后,中日战争全面爆发。11月9日,在上海与日军激战将近三个月的中国军队,被迫全线西撤。此后,上海、常熟和嘉兴等地相继沦陷。11月22日,在徽州,这是个天气阴郁、刮着风的日子,女童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我看见苏地来的难民,到我徽州不少。我说,很可怜,难民夜里睡的稻草被,一天三餐,也没有一餐饭,难民也是没有法子,但是见他们这样难苦,不由我的眼泪,也就掉下来了。唉!……”当天,先生让她抄录一首《哭难民》词:

逃难的同胞呀,你从战场地,枪林弹雨逃到徽。求生存,保心鲜,一天到晚走的脚下痛,饿着肚皮叫叽叽,口里说着我逃命,泪从眼里掉断弦。哭难民,夜里更孤凄,使我心中曲肠转,一哭到天边。

此后,风声一日紧似一日,11月27日,她听说日本飞机轰炸宣城,“炸死了同胞无数,看着很可怜”。“我说,过一日算一日,也没有别的法子想去来,打灭日本小鬼。”——这似乎与她的年纪不太相称。同处皖南的宣城之被炸,也就意味着战争已离徽州不远了。到了12月,日本飞机便果真出现在徽州上空了:

今天上午,十一点钟,空中来了一架飞机,我学校里学友,就走到外面去看,先生叫我们不要看,我早已看见空中,飞机打转,心想,不知是那一国飞机。到吃午饭过后,听见一人说,徽城上路街炸去两堂屋子,也炸死两个小孩子、一个老太婆,才晓得是日本飞机来徽轰炸。(12月27日)当时,在东南战场的中国军队虽经浴血奋战,却无法遏止日军的推进。12月13日和24日,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和杭州相继陷落。此后,日军战机更是肆无忌惮地威胁到中国的内陆腹地。据方志记载,12月27日上午10时45分,日本轰炸机自西北方飞临歙县上空,投下小炸弹五枚,炸死平民六人,伤六人。11时许,又投弹四枚,死伤数人。对照前揭日记,足见女童之记载确切无讹。


« 前一页12后一页 »

作者: 王振忠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