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一生戎马 晚年被迫害以化名火化真相
2009年08月31日 14:03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正在加载中...

曾子墨:在贺晓明的回忆里,父亲是一个恬静、安详的老人,革命工作多年,虽是位高权重,却仍然朴实如初。但树欲静而风不止。贺龙的晚年,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那场,另人们至今胆寒的十年动荡岁月。

1965年12月,贺龙接到通知,到上海开会,本以为是讨论战备问题,到了会场,他才知道,要解决与他公事多年的总参谋长罗瑞卿的问题。

贺晓明:就是在文革之前,有个上海会议。在那个上海会议上呢,当年叫解决罗瑞卿的问题。罗瑞卿有什么问题呀?罗瑞卿不是平反了嘛,平反了嘛。都是被诬陷和诬告了。还是叶群跑到杭州去找主席,哇啦、哇啦讲了五六个小时吧,都是讲罗瑞卿这么啦,这么着、这么着。所以毛主席就说,那上海开个会吧。所以呢,我爸爸和这个会的精神是对立了,对立了。

解说:上海会议7天的时间里,除莫须有之词和造谣诬蔑,没有揭发出什么实质性的问题。贺龙也多次对人表示,不相信罗瑞卿有问题。然而,在会议结束时,举行的一次中共中央军委常委会上,罗瑞卿却被免去了军委秘书长和总参谋长的职务。这次会议以后,也不让贺龙主持军委日常工作了。

贺晓明: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呢,他就因为这个老要表态,你对罗瑞卿这个问题怎么看,怎么、怎么。老要表态,所以他很烦。那个会议开得还是比较高压的,也不痛快。开完会以后,血压高。血压高呢,总理说,那你就去休息吧。他就到广州了,从广州以后,他就到渡口,到三线去。他看,他管国防工程建设,他就去那去了,所以在他的照片里,有一张照片,就是在渡口,有一个建设的有一个沙盘,他那两个手这么扶着在那个沙盘上。我看那个属于最后一次微笑。

解说:贺龙考察三线建设,回京后不久,十年浩劫开始了,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横空出世。打倒“彭罗陆杨”的调幅四处飞扬。

贺晓明:他愿意工作,他不愿意搞那些事情。所以这个回到北京以后,这个文革的那个节奏和那个气氛,就越来越足。越来越足,我认为他是越来越跟不上形势。那个形势是属于一个不正常的形势,他跟不上。所以他第一次跟不上,就是刘少奇,少奇主席。

当时就是党内的另一个司令部,而且呢,还弄出来,这些造反派,还弄出来百丑图,就把这个中央一级的干部群体,都全部丑化。他对这个非常反感。

解说:当时周恩来负责解决清华大学造反派的问题,贺晓明记得当时在家里,贺龙曾经和其他几个老同志一起,议论应当如何约束造反派的行动。贺龙提出,清华问题应该和北大有所不同,要照顾到团结。

贺晓明:他在家里,那时候中央在开会吧,有王任重,还有李井泉,还有他。他们三个人都在说这个情况,三个人说完以后呢,说我们这个还是要向中央要反映一下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嘛。党内、党外要有区别的,这样不太好。

然后呢,我爸爸那时候就让我妈妈到人民大会堂,总理在那办公,就向总理去反映他们的这个意见。那时候我妈妈是我爸爸那个办公室主任。所以她就按照他们三个人,就是我刚才上面说的那个情况,就向总理汇报了。总理也很认真,在那个本子上把这些意见都记下来了,而且还反复问我妈妈,订正说,贺老总是这个意见吗?说是啊,说这是他们的意见,说内外要有别。结果呢,向总理汇报完了以后的第五天,就出来那个“炮打司令部”了。他太跟不上趟了已经,他看不懂,看不懂是怎么回事。

解说: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后期及会后,中央政治局和书记处连续召开党的生活会,解决所谓刘少奇、邓小平的问题。由于毛泽东已经点了刘邓的名,会议越开上纲越高,贺龙也要棘手的“表态”问题。

贺晓明:这个完了以后,中央开会的时候,也是说这个刘少奇的问题吧,主席就说,贺老总啊,说你那个,你表态了吗?然后他这个人,是不会说假话的。他说报告主席,他说我上不去纲啊,他真是心里就这么说,他说我上不去纲啊。他说我不会再说那些很时髦的那些话,主席当时也没说什么。这就是他对文化革命那个反应,就是这样。后来打倒的干部,就是越聚越多、越聚越多。越聚越多,那个时候他那个感觉,说怎么有点像这个清理阶级队伍啊。他认为的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那也晚了,那他被关起来了,也晚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