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初期,金国入侵,抗金战争如火如荼,南宋政府的军费严重不足,解决军费的问题迫在眉睫。有大臣提出建议,把政府的公田卖断给私人经营。这一建议被政府所采取,于是在全国开展了一场卖断公田的运动。
宋王朝有许多国有的土地——没收不法官僚的大量土地,逃户、绝户没人继承被政府收回的田地,江河淤积的沙田,还有军队开垦的营田。这些土地的所有权都属国家,称之为“公田”。在宋高宗赵构时期,除一部分划为寺院、学校外,其他公田全部卖断给私人经营。通过变卖公田,政府在短时间内迅速融入一大笔相当可观的资金,这笔钱70%上交中央,30%留给地方,除了用于军费之外,还可以减少人民的苛捐杂税,在战争时期减轻政府、人民的经济压力。可见,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卖断公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为什么政府要采取变卖公田的政策呢?除了军费不足外,还因为在当时公田的管理和经营存在着相当多的弊端:其一、政府管理这些公田不得力,租耕公田的佃户要作弊,经常欠输田租,政府没法全数收入应有的租金,田租流失严重。其二、管理这些公田,政府需要付出相当数量的管理成本。现在通过卖断公田,田地归人民所有,由私人经营。政府可以减少管理负担,不仅仅获取了一大笔钱,还不再需要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政府只管收取税赋。
为了鼓励私人买公田,政府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凡是私人承租田地30年以上的,价钱减少20%;凡是买有公田一千贯钱的免物力税3年,一千贯以上的免5年,五千贯以上的免10年;承买荒田的免三年的田租。
虽然政府一遍叫卖声,轰轰烈烈卖断公田,但也有大臣起来反对的声音。反对者的理由是:一、有钱的人理所当然承买公田,成为有产者。而许多佃户、农民却没有能力承买公田,他们将会从此失去耕种的土地,将会面临失业。二、卖公田的人都是些豪强地主,他们依*其政治和经济势力,占据富饶的公田,垄断价格,JIAN价承买公田。而中等或贫瘠的田地,豪强地主看不上眼,其价格又高,自然没有人愿意购买。
事实上,政府卖断公田也不顺利,富饶、肥沃的公田当然很顺利卖出,而中下等的公田就没有人承买。实施一年,卖出的公田才只有30%,70%的公田还没有人购买。这样卖断公田就出现第三个弊端:卖出的30%政府当然可以收到税赋,70%卖不出去的公田,因为将要被出卖,农民就不敢承租它们,就会被搁置起来,没有人耕种,政府就收不到田租,这部分资产就白白流失。
于是有大臣提出折衷的方法,采取两步走的政策,将这些卖不出的公田设立为国家农场——官庄。然后招揽农民承租耕种。这样可以解决农民的失业问题,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公田,别让它们荒废。如黄冈、麻城就建立了22所这样的官庄,还有福建等地,由于地狭人稠,人民非常贫困,政府就给予优惠,不实施卖断公田的政策。
从宋高宗绍兴元年(1131年)开始卖断公田,到宋光宗绍熙四年(1189年)由于大臣的反对而停止出卖,卖断公田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历史,其过程并不是很顺利,之后虽然还有陆陆续续出卖公田,但模范都不是很大。
南宋政府出台卖断公田的政策,完全是为了适应抗击金国南侵而采取的非常措施。随着宋金战争的缓和,南北出现相对和平的局面,而卖断公田之后,也看不出什么政策缺陷。于是在国内外相对稳定的形势下,土地政策并没有改变,南宋土地私有化成为合法制度,许多大官僚大地主都拥有大量的私人土地。例如韩*胄北伐失败后被杀,他及其党人的土地被没收,这些土地一年的田租就有722700多斛,钱1315000缗,足够当时南北使者来往的费用,后来,南北和好后,这些土地的收入足够支付南宋平时的军费。可见南宋时期大官僚大地主都广泛占有大量的私有土地。
土地被私有化了,虽然政府减少对国有土地的经营管理,但是国家的经济命脉却掌握在私人手中,严格来说掌握在豪强、地主的手中,政府对社会财富的控制能力就被削弱,政府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军队的粮食问题。因为政府没有了国有土地,除了税赋收获的粮食外,其中大部分粮食,就必须由政府出钱向地主、农民购买。
政府向民间购买粮食,在当时称为“和籴”。早在北宋时期,政府拥有大量公田,但每年还要向民间购买粮食,何况现在没有公田的支撑,粮食更需要向民间购买,并且数量是相当巨大的。
政府行为大都含有掠夺性质,加上地方官吏巧取豪夺,“和籴”的买卖并不公平。由于数量巨大,购买过程难免不太顺利。于是,政府与其说是购买,倒不如说是摊派收购,当时把这种摊派式的购买不称为“和籴”,而是称之为“科籴”,明显地表现出它的不合理。另外,购买的数量如此巨大,需要投入巨额资金,如此巨额的资金,政府一时也难以筹集,于是在收购时就只能向地主和农民打“白纸条”,它是一种纸币,可以在市场上流通,这种具有货币性质的“白纸条”称为“造楮”
宋朝的“和籴”一直就具有掠夺的性质,有时军粮欠缺,为了应付紧急需要,政府就把州县民家所积粮食全部搜括尽,全部买断,政府并不理会人民的死活。人民由于和籴而遭受饥饿。大量的“造楮”也使钱币贬值,物价上涨。到南宋中期,人民简直生活在“和籴”和“造楮”的阴影中,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和籴”对社会的危害不单纯是农民,中产者及地主也同样遭殃。《宋史·李蘩传》载:“汉中久饥,剑外和籴在州者独多,蘩尝匹马行于阡陌间访求民病,有老妪进曰‘民所以饥者,和籴病之也’。”这个老妪的话让李蘩大为感触,他决定要废除和籴,于是向当时的皇帝宋孝宗上书,宋孝宗听取了他的意见,限制和籴,减少购粮的数量,用现金与民间交易。免籴政策才实行一年,全国各地就大获丰收,人民的生活大大改善。诗人范成大向宋孝宗呈奏免籴后社会欣欣向荣的景象,宋孝宗大为感叹:“免和籴一年,田间和气若此,乃知民力不可重困也。”
但这仅是一时的仁政,“和籴”并没有因此而被彻底废除。到了南宋后期,蒙古帝国加剧侵犯,军食更加紧张,“和籴”和“造楮”的负面影响更加严重,甚至陷入一个恶性循环,战争就必须军饷,军饷必须和籴,和籴必须“造楮”,而滥发纸币必然造成物价上涨,南宋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要挽救南宋王朝的命运,首先就要挽救南宋王朝的经济。废除和籴,减少造楮,保证物价稳定和军食充足就成了当时南宋王朝的政治和经济任务。
宋理宗开庆元年(1259年)贾似道上台,开始紧锣密鼓进行政治和经济改革。宋理宗景定三年(1263年)贾似道实施买回公田的方案,认为要解脱“和籴”和“造楮”的双重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恢复南宋以前的公田制,向大地主和大官僚们买回公田。如果政府拥有自己的公田,军队就可以粮食自给,不需要再向民间采购粮食,就可以免除和籴。同时他废除造楮,改为银币,用银币向民间购买公田。
买回公田的方法:
1、以官品规定每户应存留的土地数量,超过部分,抽三分一卖给国家做公田。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郑鸣谦
编辑:
蔡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