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子军运动始末:抗战时期英雄辈出[组图]
2009年05月22日 14:10纵横 】 【打印已有评论0
相关标签: [抗战]

1950年5月,逃到台湾的何应钦收到了一封信函,上面写道:“中国童子军训练15年来,似具备军事预备训练之浓厚特质,已有一年余与本会失去联络,现在因不敢断定其训练之宗旨、原则、制度及方法,是否继续维持,故决定暂行停止承认其会员之资格,以至情况明了后,再行考虑恢复其承认。”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中国童子军又是什么部队?本文对此简单地作一介绍。

童子军是近代资产阶级对儿童进行社会军事教育的组织。它最先由英国军官贝登堡于1907年在英国南部多塞特郡勃朗海岛上建立。它最初的成员只有20多名,主要组织儿童过露营生活,进行烹饪、侦察、攀登等活动。不久,许多国家竞相仿效。1920年,国际童子军总会在伦敦成立,童子军运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从而成为一种世界性的组织。据1934年统计,当时参加总会的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童子军人数达到226万余名。

受欧美的影响,中国也创办了童子军。它的创办人为严家麟。严家麟,湖北武昌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于汉口一个与教会常有来往的绅商家庭。他早年曾留学美国,专门考察过美国童子军教育事业。由于他身体衰弱,视力不佳,面对外国侵略中国积弱的局面,他无法像当时的革命志士一样进行拯救祖国的艰苦的革命活动。于是他只好把宗教和教育当做他一生追求的目标。他认为:“救中国非武力不可,而没有道德、知识及健全体格之国民,就不会有一个好军队。”基于此,他组织了许多有益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活动。童子军的创办,就是其中的一项。

1912年2月25日,严家麟参考英美童子军的教育形式,组织60个16岁以下的男孩在武昌文华书院图书馆,举行宣誓仪式,成立了中国童子军第一支队。由于武昌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又位居全国经济地理中心,严家麟创办童子军的事迅速传播开来。1913年,上海格致公学、华董公学、基督教青年会中学和江苏无锡第三师范附属小学等也先后创办了童子军。

1915年,第二次远东运动会在上海举行。童子军在运动会上进行了会操表演,并参与维持会场秩序等服务工作,得到了在场的各地教育界人士的深切注意和赞赏。运动会闭幕后,各地教育界人士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提倡、推广童子军组织。是年11月,中华全国童子军协会在上海成立,北京、天津、广州、南京、汉口等地设分会。童子军的影响逐渐扩大,开始向全国发展。据《教育杂志》调查,1922年,单江苏60个县中,有41个县创办童子军,总人数达11251人,其中上海县有1110人。

1924年,国际童子军总会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第二次国际童子军大会。江苏省童子军受教育厅及省教育会的资助,选派6人,由教练员李启藩、沈维桢等人率领前往参加。他们参加了昏夜寻路、救护、侦察等比赛,取得了总分第5名的较好成绩。这是中国童子军参加国际童子军活动的开始。

随着各地童子军组织的蓬勃发展,1926年3月5日,国民党中央青年部在审查此前的青年运动时,感到“力量不集中,没有系统组织”,认为童子军是“青年运动最好的工具”,于是通过了一项统一领导少年儿童的决议,由中央青年部创办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同时成立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委员会,指出:“凡有组织,可存者留之,应去者弃之。”开始党化童子军的第一步。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童子军组织的控制,刚定都南京不久的国民党政府决定撤销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委员会,成立中国国民党童子军司令部,委任张忠仁为司令,领导和办理全国童子军事务。童子军改组后,颁布了童子军团和省、县、市童子军组织法,从此国民党童子军的“基础巩固,组织更加完密”。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