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红色娘子军:存在仅500天 残部被迫嫁国民党
2009年03月13日 08:30中央电视台-《重访》 】 【打印已有评论0

在陈锦爱的介绍下,我们来到了“红色娘子军纪念园”。当年的娘子军排长王运梅和战士王先梅现在就生活在这里,两位老人都已经96岁了,纪念园的负责人告诉我们,现在纪念园和琼海市民政局每个月给老人1000元的生活补贴,还有专门的保健医生和保姆照顾老人们的生活。

除了王运梅和王先梅以外,纪念园里原本还生活着两位老战士,但2006年9月,93岁的欧花去世了,95岁的卢业香也因为身体不适现在在子女家里休养。

看过电影《红色娘子军》的观众一定还记得电影里中这个背着孩子参军的女战士,96岁的王运梅就是她的原形。

原娘子军连排长 王运梅:

小时候女孩子没书读,七八岁就开始放牛,我的家庭比较特殊,父亲也是一个地下工作者,所以当时很赞成我参军,参军的时候有一套衣服,其余的自己带,还都剪了短头发,不害怕打仗,明知道参军就是要打仗,也知道被抢打中了才会死,打不中就不会死。

上个世纪30年代初,王运梅新婚不久,她的丈夫便去了南洋,之后她参加了女子军特务连,并且生下了一个男孩子,但孩子在3个月时就夭折了, 1985年,王运梅收到了丈夫从南洋寄来的信,告诉她,自己还健在,但已在南洋娶妻生子。

和王运梅一样,王先梅当年也是女子军的一名战士,虽然已经96岁了,但忙碌一辈子的老人,却总是闲不住。

原娘子军连战士 王先梅:

我是十六七岁参军,当时没饭吃,女孩子地位又低,男人都有书读,我也想这样,男人参加红军,我就参加娘子军,我家里3个姐妹,4个兄弟,人口多,所以家里也同意我参军,周围不会有人看不起我们,还叫我们“红军哥”。

老人的回忆把我们带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海南岛,那时在海南的琼海,琼东等地,很多刚刚结婚不久的丈夫为了生存跑到大陆或是南阳谋求生计,年轻的妻子留在家中,等待不知何时才能回来的亲人,人们把这样的女人叫做“守望妇”。

2007年7月上旬,在央视《祖国不会忘记》—CCTV·大益大型电视节目组的努力下,年届八旬的著名导演谢晋携同电影《红色娘子军》演员牛犇等人一起远赴海南琼州,寻访慰问了五位《红色娘子军》的原型——原琼崖工农红军武装支队女战士。抵达琼海市后,谢老、牛老探访慰问娘子军老战士潘先英、龚金英和王振花,谢老等还代表节目组向老人们赠予了“祖国不会忘记”荣誉证章及证书。 中新社发 大益 摄

相关阅读:

战争无性别:女性参加长征人数之谜(图)

红色娘子军有11位老战士健在(图)

从童养媳到女红军:王明之妹陈映民

鲜为人知:没有编制的井冈红色“娘子军”(图)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