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首任部长中的党外人士(组图)
2008年07月07日 09:03今晚报 】 【打印
相关标签: [中共]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会议会场

2007年4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一项任命案,其中55岁的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同济大学校长万钢出任科技部部长。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媒体及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埃菲社报道说“这是毛泽东时代以后首次任命一位非中共人士担任政府部长。”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题为《中国打破新部长的铸模》的文章,认为“任命万钢为中国新的科技部部长,对中国具有开创性意义”。无论是“首次”还是“打破”、“开创”,这些评语都离不开一个前提,即它们所涵盖的,是自1972年以来的一段时间里程。在新中国58年的历程中,党外人士出任政府部长,万钢既不是首例,也不是个例。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建国初期政治局面的一种恢复和延续。

开国大典的前一天,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怀仁堂闭幕。闭幕前,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六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占了半数。第二天,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在毛泽东主持下召开第三次会议,这次会议通过了对政务院组成人员的任命,其中的21位政府部长中,有10位是党外人士。他们是: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邮电部部长朱学范、交通部部长章伯钧、农业部部长李书城、林垦部部长梁希、水利部部长傅作义、文化部部长沈雁冰(茅盾)、教育部部长马叙伦、卫生部部长李德全、司法部部长史良。

新政府传递出的信息

建国前夕,毛泽东曾在各种场合一再提到,要安排党外人士在即将组建的新政府中担任职务。

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明确指出“我党同党外民主人士长期合作的政策,必须在全党思想上和工作上确定下来。我们必须把党外大多数民主人士看成和自己的干部一样,同他们诚恳地坦白地商量和解决那些必须商量和解决的问题,给他们工作做,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有职有权,使他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来。”在从西柏坡进驻北平途中,毛泽东又对周恩来说对做过贡献的各民主党派领导人,应该在政府里安排职务。

新中国成立后,在政务院组成人员中,党外人士确如毛泽东所说,占了相当的比例。四位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中,有两人是党外人士;21名政务委员中,有11人是党外人士;政务院下属34个机构的109名正副职位中,党外人士占49个,这当中就包括前面提到的10位部长。1949年10月21日,周恩来总理召开第一次扩大的政务会议,宣告政务院成立,政务院总理、副总理、政务委员及下属34个机构的领导人正式就职。周恩来在会上作了题为《关于政务院的成立和政府机关的组织与干部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有这样一段说明“政府正在草创中,政权机关需要很多人工作。政务院及其所属机构工作人员由三部分组成:一是长期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二是前国民政府的旧职员;三是在旧社会里被埋没的知识分子和新教育出来的学生。”从上面的数字和说明中,都不难看出,新中国第一届政府,是名副其实的民主的人民的政府。

<< 前一页12345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