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北京大学的学子打出“小平您好”的横幅
1986年1月6日,邓小平再次成为《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句话被摘登在《时代》周刊上,“白猫黑猫”论也随之扩大到全世界。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内的《双猫图》。这幅《双猫图》是著名画家陈莲涛专为邓小平所画,曾长期挂在邓小平的办公室内
一句民间谚语与一个改革口号
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最早出现要回溯至上世纪60年代。
四川农村有一句俗语:“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天府之国,田多粮多,鼠多猫亦多。农人养猫,为的是灭鼠护粮。所以,黄猫也罢,黑猫也罢,只要能捉住老鼠,就是好猫。邓小平的同乡和战友刘伯承,每逢大战在即,经常脱口而出的就是这句话。邓小平作为刘伯承的老战友兼同乡,对于刘帅常说的这句家乡话,自然十分理解,他将其从军事领域引入到整个社会领域。
1962年,一些农村地区为了应对饥荒和自然灾害,自发产生了包产到户、责任田等各种各样的生产形式。这些变化,在党内引起较大争论。
1962年7月2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讨论“包产到户”问题。1962年7月7日,邓小平接见出席共青团三届七中全会全体同志时,谈到了农业生产管理政策的调整问题,他引用刘伯承经常说起的四川谚语:“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来表述他对恢复农业生产和包产到户的看法。他说:“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见《怎样恢复农业生产》,《邓小平选集》第1卷)
这是邓小平最早在正式场合阐述“白猫黑猫”论这一重要观点,并第一次公之于众。后来讹传为:“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