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初:广东向中央"要权" 中央要广东"大搞"
2008年10月16日 10:58南方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改革开放]

上世纪80年代的刘田夫。

相关专题: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

关于广东请示是小搞、中搞还是大搞的方针问题,谷牧指出,中央是要广东先行一步,要广东大搞,小脚女人小步走就起不了这个作用。———刘田夫刘田夫在改革开放初期长期主持广东省政府工作,是广东对外开放三人小组负责人,参与广东改革开放初期许多重大决策的制定与执行,为广东探索改革开放和在全国先行一步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从1984年开始至1998年期间,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卢荻曾多次对刘田夫进行采访。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特将经他生前修改审定的采访记录整理成文,以飨读者。同时,今年10月是刘田夫诞辰100周年,今发表本文,以作纪念。

决定“先走一步”的关键性会议

1979年4月省委召开的这两次常委会议,以习仲勋为“班长”的广东省委作出请求中央下放权力,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以及试办贸易合作区的战略决策。

广东得风气之先,改革开放比内地要早一些。1978年在宝安、东莞、顺德等珠江三角洲地区已引进了不少“三来一补”企业。我们根据广东毗邻港澳、华侨众多这一特点,并且研究了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成功经验,已酝酿建立大规模出口基地的设想。

1979年1月23日,经请示中央,为了加强对宝安、珠海地区生产建设的领导,建立出口基地,发展对外经济贸易。省委作出决定,将宝安县改为深圳市,珠海县改为珠海市,成立两市市委,任命张勋甫、方苞为深圳市委书记、副书记,吴健民、麦庚安为珠海市委书记、副书记。3月5日,国务院同意两县改设为市。

1979年春节过后不久,广东省委就接到通知,说中央准备召开工作会议,要求广东起草准备向中央汇报的材料。据此,省委常委、秘书长杨应彬组织班子于3月31日撰写出《关于广东经济工作的汇报材料》(送审稿)。4月1日下午、4月2日下午,杨尚昆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议,讨论这个材料。

吴南生提议向中央提出如何把广东搞活的问题。他说,台湾、香港、新加坡为什么发展这么快?从广东来说压力很大。搞了30年搞成这个样子。习(仲勋)、杨(尚昆)在这里,还搞不上去,那怎么办?习仲勋深有感触地说:“就是,广东这么好的条件,再不上去,作为一个党员心也不安。”

大家认为,广东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很多,但也有它的短处和弱点。要扬长避短,发挥广东优势,避开弱点,其根本出路在于中央放权,扩大地方自主权限,让我们搞活。省委作出了请求中央下放权力,让广东在改革开放中先走一步以及试办贸易合作区(后改为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

大家认为,从广东所处的地理位置,国家对广东的要求和海外华侨的期望,希望我们能先走一步,如同下棋一样先走一步。为此,要求中央多给广东一点权(审批权)和钱(外汇)。

鉴于来不及正式写成报告,常委会决定,由王全国根据常委会讨论的意见,向中央作口头汇报。

会议还提出在深圳、珠海、汕头设立对外加工贸易区。开办经济性特区,国外早有先例。这些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有效地进行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与海外有广泛接触的广东各级领导干部,对海外办特区的做法,或多或少有一些了解。当时,广东省委对在深圳、珠海、汕头搞出口工业区的名称一时还定不下来,叫“出口加工区”,会与台湾的名称一样,叫“自由贸易区”,又怕被认为是搞资本主义,叫“贸易出口区”,那又不像。因此暂定名为“贸易合作区”。

习仲勋认为试办贸易合作区富有创意,决定将这一大胆设想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向中央领导作口头汇报。

1979年4月1日、2日省委召开的这两次常委会议,是以习仲勋为“班长”的广东省委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解放思想,开动机器,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的产物。

<< 前一页123456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