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文革"前夕《人民日报》的非常征兆
2008年06月18日 11:39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打印
相关标签: [文革]

12月3日,中宣部召开了首都各报刊负责人会议。吴冷西传达彭真关于“学术讨论”的意见。吴冷西说,姚文元的文章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学术问题,一个是政治问题。两个问题都可以讨论。估计政治问题不可能发表很多文章,主要放在学术问题上讨论。通过讨论,要学术界造成贯彻“双百”方针的空气。吴冷西强调,在讨论中,批评吴晗的文章可以发,批评姚文元的文章也可以发。要坚持摆事实,讲道理的方针,正面反面文章都要摆事实,讲道理,不要骂街。

12月15日,《人民日报》在第5版刊出《海瑞罢官问题的各种意见的简介》,摘录了各地报刊讨论中的不同意见,有赞成姚文元文章的,也有赞成吴晗的,虽然将赞同姚文元文章的意见排在前面,与反对意见的比例却近乎一半对一半。阅读起来,反对意见更理性,更有说服力。

12月25日,吴冷西得知《北京日报》27日要发表吴晗的长篇检讨,即要《人民日报》编辑部于同日发表一篇有分量的批评《海瑞罢官》的文章。他要报纸刊登署名“方求”的文章《〈海瑞罢官〉代表一种什么社会思潮》。结果,这篇大半版长文于12月29日发表时临时加上了一个后记:“这篇文章完稿后,我们读到了吴晗同志在《北京日报》上发表的《关于〈海瑞罢官〉的自我批评》。我们准备在详细研究吴晗同志这篇文章以后,和学术界的同志们一道,进一步同他进行讨论。”这显然是为将来留一个后路,为争取主动留下一点余地。12月30日,《人民日报》在“学术研究”专栏(第5版)转载了吴晗的“自我批评”文章。

谁能料想,这又是吴冷西布下的一着险棋。主持起草和最后修改定稿“方求”文章的不是别人,正是即将大祸临头的中宣部副部长周扬。以今天的眼光看去,“方求”文章的论点显然存在问题,文中的批判是偏颇的。但是,文章仍然将“讨论”限定在“学术”范围内,《人民日报》编辑部也将文章发表在“学术研究”版上,仍然暗含着对姚文元“上纲”做法的抵制。

进入1966年,《人民日报》继续刊登对姚文元文章的辩论文章。主要编辑事务工作由报社的理论宣传部进行,部主任是何匡,副主任有沙英、王泽民。理论组组长是王若水,主要负责对有关“海瑞罢官”来稿的处理。他们都盼望着得到来自中央的信息。

1月2日,刚刚从上海回到北京的彭真在人民大会堂召集文教、报刊、北京市委和部队的有关负责人开会,由胡绳传达了毛泽东12月21日的讲话。随后彭真讲话,他说,《北京日报》转载姚文元的文章,按语写得不那么凶,而军报直接点出《海瑞罢官》是大毒草,是对的。但是这样一来,就使得人们不敢说话了。

彭真检讨自己说,主席批评我们懒,我们的同志总要学习些知识才行。这场争论,要扯多宽就扯多宽,要扯多久就扯多久。

 

相关阅读:

刘少奇主持朱德批判会内幕

吴法宪回忆:林彪差点毙了江青

从副总理回归农民 陈永贵失权后的落寞(图)

奥运圣火到毛泽东故乡 天空出现日晕奇观(图)

史海探戈:唯一与毛泽东共事一生的元帅(图)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