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弱之痛:中国奥运健儿住不起奥运村
2008年08月07日 08:36中华网 】 【打印

1948年伦敦第14届奥运会

举办时间:1948年7月29日至8月14日

参赛人数:59个奥委会成员国和地区;4104名运动员(390名女选手,3714名男选手)

赛会设项:17个大项,136个小项

奥运里程碑:本届奥运会首次通过电视进行了转播,尽管在英国实际上很少人有自己的电视机。另外,女子赛艇项目首次成为奥运会列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百废待兴,战争留下的创伤一时难以抚平。二战期间,伦敦几乎每天都在遭受纳粹德国空军的轰炸,满目疮痍。若在战争废墟上办奥运会,难度极大,但国际奥委会还是选择了伦敦。

随后,伦敦奥组委马上开始考虑几千名参赛选手的住宿问题。而在万里之遥,接到参加奥运会邀请的中国,却在为几十名选手的参赛费用焦头烂额。此时,蒋家王朝尚处于苟延残喘之际,再加上忙于内战导致“囊中羞涩”,面对奥运代表团,他们连续第三次(此前为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及1936年柏林奥运会)扎紧了“钱袋子”。

四个月磨到2.5万美元

1947年初,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接到了伦敦的邀请后,决定于当年10月举行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以便挑选队员。此时,内战似乎压倒了一切。于是,等到10月,全运会还是没有举行。选拔运动员的事情不得不搁浅。说到底,还是被筹钱问题耽误了。没有钱,就算把运动员都选拔上,怎么去伦敦呢?

按预算,到伦敦参加奥运会,全团需要15万美元,当时主管体育工作的王正廷与张伯苓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理,放下颜面,多次到政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项“游说”工作始于2月,止于6月,整整4个月,终于从政府磨到2.5万美元。为此,当时的国际奥委会委员董守义忙得不亦乐乎,从申请到拿钱,他奔走于各衙门达41次,南京和上海之间跑了25趟。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