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
希特勒
德军在莫斯科惨败以后,已经无力在苏联战场发动全线进攻,被迫把兵力集中在战线的 南翼,以发动局部攻势。1942年4月5日,希特勒在签发的第41号作战指令中规定:"一切可 用的军队将集中到南翼的主要战线,其目的是在顿河这边消灭敌人,以夺取高加索油田和进 入高加索山区的隘口。"
德军统帅部的具体作战方案是,从奥廖尔南部发动进攻,夺取沃罗涅什;从哈尔科夫地区发 起攻势,向东突破;然后,这些军队将同从塔甘罗格一带发动攻势的德军会师于斯大林格勒 地区。希特勒在作战指令中要求"无论如何,必须竭尽一切努力到达斯大林格勒市区。或者 至少使这座城市处于重炮射程之内,从而使它不能再成为工业中心和交通枢纽"。
希特勒之所以如此重视斯大林格勒,主要是由它的战略地位决定的。斯大 林格勒,原名察里津,后来又称伏尔加格勒,位于伏尔加河下游西岸。它是苏联内河航运干 线--伏尔加河上的重要港口,又是苏联南方的一个铁路交通枢纽和重要工业城市,战前居 民约60万。斯大林格勒以西、以南是广阔富饶的顿河下游、库班河流域和高加索,是苏联的 粮食、石油和煤炭的主要产区。1941年,德军占领乌克兰之后,斯大林格勒成了苏联中央地 区通往南方重要经济区域的唯一交通咽喉,战略位置极为重要。
对此,希特勒心里十分明白,一旦拿下这个地方,苏联就会失去战争所迫切需要的石油、粮 食和工业基础,而德国也就能得到同样急需的这些资源。所以,希特勒在即将发动夏季攻势 时,对第6军团司令保卢斯将军说:"如果我拿不到迈科普和格罗兹尼的石油,那末我就必 须结束这场战争。"这正如丘吉尔在他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中所写的那样:"斯大 林格勒的诱惑使希特勒着了迷。这座城市的名字本身就是对他的挑战。这座城市是重要的工 业中心,也是妨碍他向高加索实施主要突击的苏军防御侧翼上的一个强大据点。这座城市成 为一块吸铁石,把德国陆军与空军的主力都吸引过去了。"
由于德军在整个冬季作战中伤亡了110多万人,这些人还不包括大量的病员在内,所以德军 兵员不足,成为希特勒发动斯大林格勒战役最头痛的问题。从1941年冬天开始,希特勒就派 要员赴各仆从国招兵买马。他先是派凯特尔元帅到布达佩斯和布加勒斯特,征募匈牙利和罗 马尼亚军队,接着又派德军统帅部第二号人物戈林去罗马,要求墨索里尼向苏联战线增援部 队。这位体态肥胖、身上挂满勋章的帝国元帅趾高气扬,架子十足,他信誓旦旦地向意大利 统治者保证,1942年可以打败苏联,1943年可以使英国放下武器。墨索里尼对他的盟邦在东 线的失利早就忧心忡忡,对戈林的廉价保证更是半信半疑。为了消除墨索里尼的疑虑,希特 勒不得不亲自出马,于1942年4月29日和30日在萨尔斯堡同墨索里尼举行会谈。
和往常一样,希特勒又扮演了会议主角。他滔滔不绝地高谈阔论,翻来覆去地说明,一旦斯 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区被占领,"俄国便要屈膝投降了。然后英国也将屈服,以求保全被打 得支离破碎的大英帝国。"虽然墨索里尼心里明白希特勒又在吹牛,但是他还是答应向苏联 前线提供9个师的意大利炮灰。这样,德国一共向"盟邦"获得了52个师供夏季作战使用。 其中罗马尼亚27个师,匈牙利13个师,意大利9个师,斯洛伐克2个师,西班牙1个师。为了 保证进攻重点,希特勒将41个师增调到斯大林格勒战线南部。
相关新闻
作者:
王日中 蔡志强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