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石上崛起的生态宜居城
2008年06月06日 15:52 】 【打印

滚滚长江,飞流直下,特意在鄂东段迂回汇聚成弧状,深情地张开双臂,托起举世闻名的"中华矿冶之都"--黄石这颗璀璨的"江南明珠"。

黄石地处楚头吴尾,雄居长江中游南岸,依山傍水,襟江怀湖,是一座不可多得的风光秀丽的山水园林城市,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称。黄石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被誉为"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服装新城"。近年来,黄石人紧跟时代步伐,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和谐的生态宜居环境,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一个"半城山色半城湖、碧水蓝天入画图"的生态园林卫生城市--黄石,正以其独特的活力和魅力展现在世人面前。

黄石曾被人戏谑为"光灰城市",这是由于先有厂矿、后有城市的历史原因造成的。为了摘掉"光灰城市"的黑帽子,近年来,黄石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致力于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谐型城市,围绕打造生态宜居黄石这一奋斗目标,大力实施国家卫生城、园林城、节水城"三城同创",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形象,黄石正在经历着由"光灰城市"向"生态宜居城市"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嬗变。

为了天蓝--亮出环保利剑

黄石是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城市和重工业基地,先有厂矿,后有城市,城市布局先天不足,功能分区犬牙交错,基础设施欠帐较多,资源环境约束加大,给城市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黄石一度成为外人嘲笑的"光灰城市"。严重的环境污染,对于黄石人来说,这个代价太大了。痛定思痛的黄石人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开始接力式地进行整治、疏理,终于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机,2005年黄石中心城区空气质量首次达标,全年达到或优于二级以上的良好天气310天,比"九五"末增加102天,今年上半年达到161天,这意味着,黄石实打实地摘掉了"光灰城市"的黑帽子。

摘掉"光灰城市"的黑帽子谈何容易,那是黄石市委、市政府亮出环保利剑的结果。

在此不妨回顾一下历史:上世纪70年代,黄石城区每天平均降尘70吨,80年代减到20吨,90年代只有18吨,而到新世纪以来仅为14吨左右。在大幅减少降尘的同时,作为重工业城市,黄石的三大主导产品钢、铜、水泥产量却大幅增长。上世纪末钢产品仅为35万吨,铜产量为零,水泥81.8万吨,到2005年,钢产量跃为235万吨,铜产量19.4万吨,水泥产量1345万吨。从数字来看,这种成倍成十倍甚至更多倍的增长,为快速促进黄石GDP的增长功不可没。但从环境效益来讲,却是负数递减,不容乐观。

黄石因矿建厂,依厂建市,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由来已久。得地之优,延绵百里的黄荆山是上苍赐予黄石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然而在那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理念支配下,黄石先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在山上开山采石烧石灰而数代传承。致使黄荆山留下20多个开山塘口而百孔千疮,使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这不是造福子孙,而是祸害后代。有专家算了一笔帐,现在恢复一个开山塘口的投入,是过去一个开山塘口产生效益的十倍甚至几十倍,而恢复生态需要更长的时间。历史证明,先污染后治理得不偿失。

"十五"以来,黄石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了从以"环境换增长"到以"优化环境促增长"的历史性转变。黄石人对石灰窑情有独衷,因为它为黄石贡献了不少财富。然而烧窑和开山放炮所产生的灰尘却使天空灰蒙蒙一片,附近居民怨声载道。从2000年开始,黄石市委、市政府果断地陆续关停了12口"连续窑"。到2005年7月8日,最后的13口石灰窑被全部拆除。从此,石灰窑在黄石市区成为了历史,留给人们的将是回忆。

<< 前一页123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燕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