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士”希拉里的“对华强硬”之路

作者:凤凰资讯

2015-04-13 第100期

希拉里“斗士”般的外交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对华态度上,希拉里一向以强硬著称。

资料图:希拉里

4月12日,希拉里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

在当天发布的视频中,希拉里称,“我要竞逐美国总统,美国人正努力从经济困难期恢复过来,但好处仍在向上层阶级倾斜。美国民众需要一个斗士,我希望成为这个斗士。”

“斗士”希拉里在此将矛头指向美国上层阶级。而回顾其从政生涯,“斗士”风格在外交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在2009年初至2013年初担任国务卿的4年间,希拉里出访了112个国家,超过400天在飞机上度过,比之前任何一任美国国务卿都要多。

其“斗士”般的外交风格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对华态度上,希拉里一向以强硬著称。

首次参选,就拿中国说事

2007年,希拉里首次参加美国总统选举。

在与奥巴马竞争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提名期间,希拉里多次发表攻击中国“操纵汇率”、“侵犯知识产权”和“从事工业间谍活动”等言论,甚至美股下跌,希拉里都要发表意见,称是被中国股市给“害”的。

2007年,在一次有关外交政策的演讲中,希拉里称:“布什总统的政策让中国政府简直成了美国的银行家。现如今,中国制造的钢铁被运到美国,而美国流失的则是就业机会。当美国循规蹈矩时,中国却在操纵自己的汇率。”

2007年3月初,全球股市持续下挫。希拉里表示,中国股市影响全球,这一现象应视为中国大量持有美国国债可能给美国带来潜在风险的警示信号,“美国可能会沦为中国领导层制定经济政策时的‘人质’”。

对此,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和美国财长保尔森均予以驳斥,表示外国购买美国国债体现了对于美国经济的信心,有助于美国维持低利率。

担任国务卿,“围堵”中国

虽说美国大选期间,政治人物为讨好选民,常拿中国说事,事后则未必当真。但希拉里在其后的作为,显示她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强硬并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2008年希拉里在初选失利后转而支持奥巴马,并在奥巴马当选后获提名为美国国务卿。

担任国务卿期间,希拉里主导了美国“重返亚洲”计划。在菲律宾、越南等国与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争端中,背后均可见希拉里忙碌的身影。中日钓鱼岛争端中,希拉里也屡有指摘中国之词。甚至中国与非洲国家关系的发展,希拉里也要批评一番。在台湾、西藏等中国内政问题上,希拉里同样有“出格”之举。

“重返亚洲”

2009年7月,担任国务卿半年后,希拉里出席在泰国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抵达曼谷当天,希拉里高调宣布,“美国回来了”,“奥巴马总统和我现在对亚洲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之后,美国通过一些列新措施,全面提升与东盟国家的政治和安全关系,加强与东盟国家的军事、政治和伙伴关系。

在2010年7月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上,希拉里向中国的发难,大谈南海与美国国家利益的关系,声称美国在维护南海航行自由方面拥有“国家利益”。

基于美方的这种态度,此后数年中,日本、菲律宾等国在与中国的领土争端问题上,采取了相当激进的行动。可以说,正是由于希拉里的鼓动,南海、东海的领土争端问题才一步步激化。

到2014年,希拉里出版自传《艰难抉择》,书中多处着墨对华外交,并坦承美国一直搅乱南海,而她就是制造南海动乱发起者和执行者。

插手东海争端

2010年9月,希拉里不顾中国的严重关切和强烈不满,声称“钓鱼岛适用于《日美安保条约》”。这一表态,令日方欢欣鼓舞。

此后几年间,希拉里时不时抛出“钓鱼岛议题”。

2013年1月,希拉里卸任国务卿前出访日本,称,“美国在钓鱼岛主权归属上不持立场,但承认钓鱼岛在日本行政管辖范围内,反对任何寻求破坏日本行政管辖的单边行动。”

对此,中方予以驳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有史为凭、有法为据。这是任何人都抹煞不了的。

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美方上述言论罔顾事实,不分是非,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中方敦促美方以负责任的态度对待钓鱼岛问题,谨言慎行,以实际行动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和中美关系大局,取信于中国人民。

搅局南海

2011年6月,希拉里与菲律宾外长会晤,希拉里表示,按照《美菲共同防御条约》,美国将为菲律宾提供军事装备以“对抗中国”。

同年12月,美国无偿援助菲律宾海军一艘3000吨级巡逻舰。2012年4月,菲律宾的这艘美制军舰前往黄岩岛,企图抓扣中国渔船,由此引发持续数个月的中菲黄岩岛对峙。

“环中国”之行

2012年7月,希拉里对阿富汗、日本、蒙古国、越南、老挝和柬埔寨六国进行了旋风式访问。

访问期间,希拉里在日本称钓鱼岛属于美日安保条约适用对象,力挺日本;在蒙古,高调宣称蒙古国是“亚洲民主典范”,并“与某些国家形成鲜明对比”,暗讽中国;在越南,宣布将进一步深化美越互惠伙伴关系,并称“支持越南为解决南海争端所做的努力”;而老挝之行,则是美国国务卿57年来的首次访问……

对此,有媒体如此分析:“中国不是希拉里的目的地,但却是其巡访的战略目标”,“环顾中国四周,美国不断挑唆中国周边国家,恶化了中国周边环境,压缩中国战略空间,美国的目的就是让中国陷入被动境地。”

“与中国在全球争夺影响力”

2011年3月初,希拉里称,由于北京积极拉拢资源丰富的太平洋国家领导人,美国在全球影响力竞争中可能会不敌中国。她在国会对参议员们说:“我们在和中国争夺影响力。”

此后,她在多个场合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横加指责。

2011年6月,希拉里就中国在非洲影响力日益提升的问题接受媒体采访,称中国在投资非洲和向非洲提供援助时,并不总是顾及非洲人民的利益,“新的殖民主义”正在非洲大陆蔓延。

2012年2月,面对叙利亚的局势,希拉里称,“俄、中立场违背叙人民意愿,未顺应阿拉伯觉醒势头”;3个月后,再次表态,“俄罗斯和中国的立场阻碍了国际社会对抗巴沙尔政权。”

对此,中方均予以驳斥。

干涉中国内政

希拉里并不止于给中国外交“捣捣乱”,对于中国内政,希拉里也时不时有小动作。

2010年2月18日,美方无视中方多次严正交涉,安排希拉里与奥巴马分别会见了窜访美国的达赖。中国外交部召见美驻华大使提出严正交涉。

2014年6月,卸任国务卿多时、开始谋划2016年大选的希拉里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台湾问题,声称,“台湾与中国大陆相处时,要‘小心一点、精明一点’,若台湾依赖中国大陆太深,会让台湾变得脆弱。”

……

对于希拉里的“对华强硬外交”,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迈克尔·奥汉隆曾称,希拉里在美国政府“转向亚洲”政策上扮演的角色,以及她对中国的强硬姿态可以说是她身为国务卿所做的“最了不起、最令人难忘的贡献”。

以至于在2013年1月底希拉里卸任时,《纽约时报》刊文称,“中国乐见克里取代希拉里”。

希拉里再度参选,意味着2016年美国大选之后,中国可能再一次面对“强硬”的希拉里。

但即便如此,随着两国关系日益紧密,纵使以强硬著称,希拉里也需要正视错综复杂的现实。2013年希拉里卸任国务卿,发表“告别演说”时,也不得不承认,中美已建立了具有足够广度和弹性的关系,“太平洋足够大容得下中美两国,美国将继续欢迎中国的崛起。”(文/王滔)

凤凰网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