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国际 > 正文
西方妒忌中国非洲亲近
2009年11月03日 16:19环球时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外交部2日举行的吹风会上,“美国之音”记者再次询问有关“中国与几内亚的合作项目”的情况,中国官员表示,他也是通过媒体才知道中国与几内亚合作项目的事情,那家与几内亚签署巨额合同的公司是在香港注册的国际公司,中国政府并不掌握其情况。此前,法新社10月15日曾捕风捉影地报道称,几内亚掌权的军政府与中国一家矿业公司签署了价值超过70亿美元的采矿合同。这一采矿合同的金额在非洲接受外国投资的历史上是空前的。

法国《费加罗报》最近在一篇社论中借“几内亚巨额合同”一事,不厌其烦地罗列材料,称“非洲对中国的新殖民主义怒不可遏”。该社论指责对非洲原材料“垂涎的”中国在法国大讲人权时乘虚而入,导致“昔日非洲政策闪闪发光的法国只能眼看人家的列车在非洲隆隆驶过”。

英国《独立报》的文章也声称,北京正在非洲打造“远离本图的21世纪帝国”,甚至质疑中国在利比里亚提供的免费汉语培训。

中国拉动非洲经济增长

西方的话语霸权确实正在非洲碰壁,非洲人通过自己的判断就谁对非洲有利、谁对非洲有害做出自己的回答。

在非洲,也有一些媒体跟着西方跑,重复西方媒体上的论调,但更多是相反的声音。刚果(金)《潜力报》10月30日的文章认为,只有中国才乐于为黑非洲急需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因此黑非洲国家寻求在这一领域的中国援助无可非议。喀麦隆《雅温得论坛报》10月26日的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喀两国间文化合作,并说中国是“需要时就会出手相助的朋友”。

多哥《共和国报》10月20日的文章盛赞多哥—中国农业技术合作,文章直接反驳了西方媒体有关中国在非洲种田的传闻,称多中的合作有助于多哥大幅增加粮食产量,如果说这样的合作能解决吃饭问题,“那也是解决多哥人的吃饭问题”。

中国给非洲带去的还有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据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2日的吹风会上介绍,近年来,中非合作以33.5%的高速增幅发展。中国对非洲投资保持稳定发展,到2008年存量已经达到78亿美元。50多年间,中国援助了53个非洲国家,这些援助以非方需求为前提,没有任何附加政治条件。援建项目近900个,民生项目占半数以上。

另据路透社10月26日报道,非洲国家中除南非以外,所有的国家今年经济都有所增长,而非洲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需求带动的。

西方不适应在“自己的牧场”上受挫

“非洲的奴隶和黄金,帮助欧洲列强实现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非洲的原材料和市场,又是它们完成工业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可以说,非洲的血泪堆积出了欧洲的发展。欧洲人把非洲当成自己的后院,是非洲的前宗主国。中国人进来,当然让它们很不舒服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徐伟忠研究员2日向《环球时报》如此解读西方对中非接近很敏感的原因。

历史上,西方、特别是欧洲列强的兴衰都绕不开非洲。19世纪末,英法领衔对非洲的殖民主义瓜分狂潮,不仅奠定了两个殖民大帝国的版图,也激化了列强间矛盾,为一次大战的爆发打下伏笔。1956年,英法入侵苏伊士运河的失败,成为两个老牌殖民帝国谢幕的开始。

对非洲,西方历来把它看做是自己的“囊中之物”:非洲最好的油田是西方跨国巨头在开采,通讯等基础设施也大都由欧美大公司掌握。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国,对于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其他新兴国家,一旦触及非洲大陆,西方舆论的敏感神经都会立刻绷紧。法国学者贝尔特朗·巴蒂曾把非洲定义为“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劳工地”,认为“这些新兴国正在取代从前的殖民势力”。他分析说:“这些新兴国家对非洲的进军有着相当强大的优势:没有殖民的过去,也不计较(对象国的)人权、整体和专制问题。”他还说:“法国、英国、比利时和葡萄牙不断地在自己曾经的牧场上受挫。”

或许不甘心在“自己的牧场”上受挫才是西方媒体控诉中国“新殖民主义”的真正原因吧。徐伟忠认为,因为中国、印度、韩国等国的进入,非洲经济上政治上就有了更多的选择。西方看到新兴国家对非洲的各种投资和援助,有点妒忌,又有点力不从心。

中国社科院学者贺文萍认为,西方担心自己在非洲的影响力减弱,由于西方公司现在没有中国公司有竞争力,使西方有一种葡萄酸心理,妒忌非洲和中国走得越来越近。

贺文萍一个多月前刚从非洲回来,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非洲大部分民众,包括知识分子在内,认为中国的发展是非洲脱贫的最后一次机遇,希望非洲能抓住。在非洲现在流行的是“中国机遇论”,而不是“中国威胁论”。(殷淼 陈静 青木 陶短房 陈一 钟玉华 )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马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