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岛不“太平” 台军欲打“南海牌”反制大陆
2008年01月23日 09:37台海网 】 【打印

“南疆锁钥”曾成“鸡肋”

郑大诚称,在台湾几经演变的军事战略中,南海政策曾发生过很大的变动,太平岛既被作为“南疆锁钥”长期“受宠”过,也曾作为“鸡肋”被台军“遗忘”过。

由于太平岛隐含的南海“主权”因素,台军在两蒋主政时期一直作为外岛驻防重点,并在守卫南海上和大陆多有默契:1974年,大陆在西沙群岛进行自卫反击作战时,台军在蒋介石“西沙战事急”的批示下开放封锁了近30年的台湾海峡,使前往支援的解放军东海舰队顺利通过。1988年,大陆为保卫南沙对外反击作战时,解放军还曾在太平岛停留一周补充粮食饮水,时任台湾“国防部长”郑为元甚至公开表态会站在大陆一边,“毕竟这是中国的国土”。

不过在李登辉上台后,台当局逐渐开始推行“台独”路线,企图将“中华民国领土仅及台澎金马”的“台独”主张写进“宪法”,淡化台湾对南海的“主权”。在他的压力下,时任台“国防部长”唐飞宣布台军从驻守了几十年的太平岛撤军,交由“海巡署”驻守。郑大诚介绍说,台军方内部曾针对太平岛的军事用途进行过专门评估,认为其主要存在三大问题:一是平坦的地形不适合防守作战;二是咸湿的气候使武器很容易出现故障,不适合部署导弹等精密武器;三是物资补给能力差,不仅离台湾本岛过远,常规舰艇也无法靠泊在周围的珊瑚礁区运补,“为了强调‘主权’必须固守,但补给难又无法保证战斗力,台军一度将该岛视为军事上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这也是台军多次提议、却迟迟未能重新驻军的重要原因”。

台军或重返太平岛

对于备受岛内质疑的抢修太平岛跑道,台当局辩解称,“出于人道主义救援考虑,方便日常补给运送需求,与‘国防’事务无关”。

台“国防部副部长”霍守业还反驳了媒体对于军事用途的报道,“加上跑道全长仅1150米,将来只有C—130运输机(下图)可以起降,其他军用飞机包括反潜机都不能降落,因此不可能从事任何军事任务”,现在台军“防卫台湾还来不及,根本不会在南海用兵,不会惹事惹到南沙去”。

张麟徵对这种说辞不以为然,她分析说,如果仅出于“海警”补给和医疗援助需要,不考虑军事用途,台“国防部”根本不会主动跑去修一个孤岛机场,而且还是动用自身的紧急预算,“这些天天为买美国军火哭穷的人,怎么会突发善心掏钱建别人的东西?”她认为,在敏感的南海海域建设一条具有明显军事意义的机场跑道,足以说明台湾在南海方向的军事部署发生了重大调整,在补给问题解决后,台军应该做好重返太平岛、加强南海部署的准备了。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解文娟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