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郑新立,1945年生,河南唐河县人。1969年8月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1981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硕士。现任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宏观经济理论与政策。多次参加中共中央全会、《政府工作报告》和“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规(计)划的起草工作。共撰写100多万字的著作和论文,主要代表作品有《论抑制通胀和扩大内需》等。
摘要

通过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使我们每年生产出来的财富大蛋糕,让老百姓多切一点。我们用三年左右的时间,或者三年、五年能把城乡居民收入占GDP比重由43%提高到53%,提高10个百分点,这是可以做到的。

要点

一、2020年将初步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城乡居民收入能增加1倍

二、可通过打破垄断、使各行业收入均等化来调整收入分配结构

三、通过引进社会资金改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成为未来十年重要任务

四、让农民工能够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是今后十年的目标

  公共服务事业将成为我国未来十年发展的亮点

  凤凰网资讯:民生方面、像医疗、社会保险、教育这些公共服务行业领域在下一个十年,大概会有什么样的改善?

  郑新立:我们消费低,其中很重要一个原因就是公共消费这一块占的比例少。现在公共服务领域总体来看是供给不足,比如我们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公共交通、城市的供水、供电、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生态环境等等整个一套公共服务,现在满足不了广大老百姓的需要。坐车难、看病难、读书难这些问题很突出,整个社会事业领域现在是发展滞后,滞后于经济的发展,不是一般的滞后,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所以未来十年我们要把扩大消费的重点放在扩大公共服务上,这就需要经过改革来刺激社会资金的进入。我们公共服务为什么发展落后?原因就是改革滞后。社会领域的改革跟经济领域的改革不一样,经济领域改革我们用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就可以解决;社会领域比较复杂,有些领域可能是公益性的服务,有一些属于经营性的服务,更多领域属于半经营性、半公益性服务。这方面我们缺乏研究,所以现在笼统的讲哪个领域是公益性的,哪个领域是经营性的,这个都不对。教育、医疗是公益性的也不对,教育方面,基础教育、义务教育这个可能是公益性的,其他的那些大学、高等教育、职业培训很可能是经营性。医疗也是这样,基本医疗服务、公共卫生服务这个可能是公益性的,应该由财政提供资金,大家免费提供服务;但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要自己付费。

  所以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研究的比较少,改革也没有具体的措施,所以这影响了社会资金投入的积极性。光靠政府投入,政府又没有那么多钱,我们财政资金又有限,所以制约了整个社会领域发展。所以现在要把社会领域的改革,提到突出的重要位置,通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改革,来加快它的发展。把社会资金引进来,改变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局面,这成为未来十年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

  凤凰网资讯:这可能也是下一个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的很重要的具体指标了?

  郑新立:很具体的,最近中央已经提出了这个任务,分别下达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方案,现在正在研究;医疗体制正在加快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也正在加快推进;公共事业改革现在也正在研究。现在通过一个领域、一个领域的研究,来加快整个公共服务的发展,这将成为未来这十年我们整个发展的亮点。

  调整政策提高第三产的业产值比例和就业比例

  凤凰网资讯:我们一直在谈经济结构调整,要更多发展第三产业,在下一个十年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具体会怎么样来调?第三产业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就业矛盾?

  郑新立:我们现在的第三产业,无论是从产值比例,还是就业比例都非常低。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整个GDP比例只有4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例只有33%。这两个比例,同发达国家比差得太远了,发达国家这两个比例都在80%左右,同全世界平均水平比也明显偏低,同印度比也要低10多个百分点。我们的第三产业为什么发展这么滞后?中央和国务院早在九十年代出台了好多政策,要鼓励发展第三产业,但始终没有突破。最近我们分析了一下,恐怕还有一些政策原因:比如对第三产业征税比较重;第三产业水电费用价格比工业要贵;还有一个问题银行贷款难,第三产业是小规模经营,小企业、个体户多,大量需要小额流动资金,但没有人给它们贷款。因为我们都是大银行,大银行都是给国有大企业、大项目贷款。它没有这样的好环境,所以制约了第三产业发展。

  所以在今后十年要作为重点予以发展。如果第三产业人员就业比重和产值比重在GDP中都提高10个百分点,我们就业压力会大大缓解,对我们整个结构优化会非常有好处。

  凤凰网资讯:在下一个十年,就全国来说您觉得会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呢?

  郑新立:我觉得应该在税收政策上调整,给这些搞第三产业的优惠政策,两免三减,让它做大以后再收;给它小额信贷,建立专门满足他们贷款需求的以小型、微型金融为主体的金融服务体系。比如说对金融领域要扩大开放,要允许民间资金进入,允许民间资金在符合标准、被监管的前提下来兴办各种民间的合资的金融保险业。还有一个要引进外资,现在引进外资让外国企业进来以后,给我们干一个样子看看人家是怎么做的,学会了我们自己就发展起来了。通过这种方法把第三产业很快发展起来。

  未来十年中国的科技创新将取得突破

  凤凰网资讯:我们国家一直在提要建“创新型国家”口号。这个方面在下一个十年,在您看来会取得哪些进展呢?

  郑新立:我们未来十年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我们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因为从目前来看,我们产业结构还处在整个国际产业链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源密集型产品比较多,知识密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型的产品大量还在依赖进口。怎么能够提高我们产业的层次,提高我们生产的效益?必须建立在依靠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自主品牌的产品的基础之上,这就要靠自主创新。因为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大量的搞加工贸易、搞贴块生产我们干了很多事情结果效益比较低,挣点工缴费。所以我们要通过自主创新来发展自主品牌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

  现在看来我们中央提出这个自主创新战略以后,各方面很重视,这几年我们科技投入大幅度增长,平均每年都增长百分之二十几,现在科技研发投入已经占到我们整个GDP的百分之一点几了,过去是百分零几点,我们目标是2%,发达国家3%,瑞典最高占到GDP的3.9%,像芬兰4%用于科技研发投入。所以他们能够有大量的研发成果,现在我们也到这个阶段了,所以要鼓励企业要增加研发投入,中央财政要增加研发投入,地方政府要增加研发投入。要性鼓励创新良好的政策和社会环境,这样能够拿出一大批技术成果把它产业化,来支持我们的产业升级。

  城市化是中国今后十年经济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

  凤凰网资讯: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下一个十年,是否仍能保持高速增长?中国未来十年发展的动力来自哪里?

  郑新立:应该说,未来十年我们继续保持前30年的增长速度是有可能、有条件的。为什么呢?我们最大的潜力就来自于工业化和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现在只有46%,从1997年到2007年这十年,我们增加了2亿城市人口,平均每年增加2千万,平均每年城市化率提高1.4个百分点。今后十年我们有可能保持这个水平,就意味着十年再提高14个百分点,到2020年,由现在的46%提高到60%。这样城市人口就超过农村人口了,这就是我们工业化、城市化基本实现的一个目标。根据现在的测算,增加一个城市人口,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潜在投资需求是50万人民币,一年两千万的城市人口,就是十亿万的投资需求。当然这不是一年完成,是不断完成的。

  城市化的水平提高,城市要盖房子,要修路,要供水、供电,建学校、幼儿园,修公园,这些投资需求是相当大的。这是拉动中国今后十年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力所在,也是动力所在。发达国家现在70%-80%人口住在城市,根据世界的经验,城市化率达到60%以前,都是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60%以后这个阶段速度稍微下降,城市化率达到70%的时候,明显下降。所以我们属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

  今后十年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特点,是把农民工变成城里人,农民工的家属子女,也能够变成城市居民,这是一个主要特点。现在我们按照户籍人口算,只要在城里居住半年的,都算城市人口了,但实际上他还是农村人口,家里还有地,老婆、孩子还在家里边,城里挣的钱,还要回到农村去消费。今后十年要逐渐、逐渐让这些人在城市定居下来,给他们提供保障性住房、廉租房,让他们能够住下来,能够把爱人、孩子接到城里来,在城里上学。

  增加城市人口,要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扩容来实现。因为现在大城市,特别是特大型城市,上千万人已经导致了城市病,成本就高了。大量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如果提高人口承载能力、产业承载能力,通过他们的扩容来加快城市化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所以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增强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主要是指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在要加大建设的力度,增强对农民工的吸纳能力,增强对农村人口的积聚能力,使这些小城市、中小城市、小镇规模在现有基础上继续扩大,来吸纳农村人口;通过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的建设,来拉动投资的增长。

  这些人从农村到了城市以后,收入水平增加了,消费水平也增加了,投资也增加了,公共服务也增加了,我们整个经济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可以真正实现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为主向消费投资来转变。

  凤凰网资讯:但农民工,不是不愿留在城市,而是留在城市的代价太高。下一个十年,在这个过程中,为防止可能会延缓城市化进程以及经济发展步伐,特别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郑新立:现在的确是这样的。我们城市的一些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城市居民享受的待遇农民工享受不到;保障性住房、医疗都享受不到;他们子女在学校上学得上农民工自己办的学校。让农民工能够像城里人一样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这个是目标。这样可降低农民工在城市落户的成本。

  另外他们在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也可以变成收入的一部分。可以在城里落户享受城里的待遇;家里的宅基地、承包地可以转给别人转给集体,房地产可以卖掉,增加一笔收入,在城里买房子。这样从各方面建立一套政策,使农民工向二三产业转移,使农民向城市集中,能够形成一个机制,有利于他们这样的转移,有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形成这样的政策非常重要。

  凤凰网资讯:下一个十年实现这些,您有信心吗?

  郑新立:我是很有信心的,因为现在这些问题已经提到了宏观经济的层面,已引起各个方面的重视,大家都觉得应当把城市化放在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有一些城市做得相当好,比如青岛、成都等,非常善待农民工,已经取消了本地区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限制,统统称为青岛居民或者成都居民,有意识地消除这个界限,而并制定了一些政策使城乡居民能享受到同样的公共服务,这在全国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希望2020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凤凰网资讯:您理想中的下一个十年的中国是什么样的?

  郑新立:下一个十年,中国GDP总量是世界第二。人均GDP今年已达到3500美元,如果翻一番的话,达到7000-8000美元,并向人均1万美元来冲击,1万美元是个关键点,如果达到这个水平,我们中国的综合国力将会明显提高,人民个人的财富会明显增加,我们的社会公共服务、居民的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会明显提高。

  所以2020年应当说带给我们的是一个非常美好、值得向往和憧憬的这样生活。

注:以上稿件为凤凰网与正义网联合出品,转载请注明。

<< 上一页12下一页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