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好,谢谢皮教授。王先生您看,刚才皮教授也反复说了,这样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应该用成年人世界的一些评价钉在他们身上。我想可能说是发起人肉搜索的这些举动,可能正是出于成年人世界的这种对错观,甚至是道义观,觉得他这么做是错的,所以我们要去把他人肉搜索出来,我们好谴责他们,但问题是这些谴责的话语,有的甚至比较难听,当这些罗列在这些孩子身上的时候,产生的效果会是什么?
王旭明:的确,我们应该看到事情的主体是未成年人,因此我们作为成年人在思考这个问题上的时候,的确不应该把他们当做成年人来看待,应该把他们当做未成年人来看待,这样的话就涉及到在处理一系列问题的时候如何把握度的问题。
我觉得我们在上网人肉搜索,这些网友们确实有他积极的一面,比方说谴责、批评,促进这个工作的改正。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这个度的扩大,比方说他的姓名公开了,甚至他的QQ号都公开了,我觉得对未成年人确实是一种伤害。
主持人:您刚才也说到了一个度的问题,作为成年人社会怎么去批评他们?因为不批评是不可能的,不批评就是对这种没有底线行为的一种纵容,可是你说怎么去批评,当这些有的时候是劈头盖脸的一些批评到这些孩子头上的时候,会对他们产生什么影响?
王旭明:我也觉得切实,就这件事情个体来说,我觉得没有必要去劈头盖脸。刚才皮教授更多的是从法制这个角度上去探讨这个问题,作为我来讲,更愿意从教育工作这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以为的的确确,这个问题说明了我们在教育工作当中,特别对学生的,刚才皮教授讲到了有心理的教育,其实我觉得远远不只心理的青春期的这种教育,比方说我觉得对学生的这种羞耻心的教育。我们虽然说女孩子原来是笑不露齿那样的一个要求,过去封建时代,现在改革开放,我们没有这样的要求了,但是还是有起码的对人体隐私部分的一种保护,一种这样的要求还是有的,这种必要的羞耻之心还是应该对学生进行灌输和教育的。
主持人:您是觉得不仅仅是……
王旭明:是青春期生理的教育的问题。
主持人:看到这些事情出来以后,有一个慈溪教育局的相关人士,他说了一番这样的话,他说“这是这个年龄段偶发的一个事件,是一个开过了头的玩笑”,您怎么评价?
王旭明:我当然但愿事情能够像这位局长说的这样,开过了头的玩笑。退一步说,即使是开过了头的玩笑,我也觉得这个过了头值得批评,因为玩笑是可以开的,过了头就应当批评。
主持人:还有一种观点说,这个事情不应该赖这个孩子,因为孩子的世界,就是未成年人的世界往往是成年人世界的一种映射,他更直观的,他把他看到的成年人世界的一些东西,他反映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去,出了这种事情,应当反思的是成人世界,而不应该更多地去指责这些未成年的孩子。
王旭明:这个要话从两头说。我觉得这种说法确实有它很积极的一面,我也很赞同这一面,对成年人,对教育工作者应当反思。但是的的确确,我们这些孩子他们不是三岁、五岁,我看的这两起事件都是初二、初三的学生,应该说是懂得一些世事,已经在迈向成人化的过程当中,因此我觉得他们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
主持人:那好,我们说了这么多,我们不妨提一些建设性的一些做法,当出了这种事情以后,为了以后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应当怎么做,又保护他们,又去批评了他们?
王旭明:我想像北京顺义这个教育行政部门发出了一个呼吁吧,呼吁媒体不要过度炒作。另外我们的网站管理部门及早地就进行了封堵,现在再打开这个网站,已经查不到这些视频了,我觉得这都是保护的措施,应该说是很及时、很好的。
当然,我觉得保护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作为所在的学校,作为所在的学生的家长,确实应该加强教育,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保护。
主持人: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面,未成年人跟我们一样,也是身处在这个社会中,面对着不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诱惑,各种各样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陷阱的东西,未成年人到底应该怎么做?作为成年人的世界,我们应该怎么去保护他们?我们的节目稍候继续。
主持人:怎么去保护未成年人的权益?接下来我们看一个比较极端的发生的一个事件。
解说:本周二,重庆市招生办发布通告,取消31名违规更改民族成分考生今年的录取资格。值得一提的是,通告还说到,鉴于31名考生大多数系未成年人,为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本着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和有利于成长的原则,故不对外公布31名考生姓名及相关信息。这一做法也得到了教育部的支持。至此,沸沸扬扬了多日的加分事件暂告一段落。然而喧嚣之余,我们不由的要思考,究竟该如何对待这些有过错在身的年轻人。
6月23日,重庆高考分数发榜,两天后,重庆文科状元被爆出民族成分造假。7月2日凌晨,北大招生办明确表示,不予录取该考生,同一天,香港大学以面试不理想为由将其拒之门外。7月7日,重庆市招生办发布通告,31名违规考生被取消今年录取资格。
15天,从高考状元到弄虚作假者,再到屡被大学拒绝,最终今年无学可上,我们无法真切得知15天来,这位文科状元究竟走过了一个怎样的心路历程,只能从媒体的报道中捕捉一些只言片语。
7月2日凌晨零点40分,知道被北大拒绝录取,他大哭了一场。得知被港大拒绝后,他感到失望和恼火,把自己关在了屋里,他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两周来,在媒体的连篇累牍报道中,很多评论都指向了高考的公正、公平,或者录取制度的公开透明,只有少量的媒体与专家网友们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其父母为他更改民族身份时,他只有14岁。据他的父亲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他到今年12月才满18岁,现在还属于未成年人,对此有专家指出,这意味着当年的他还是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孩子,还没有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民族身份造假是他无法预知,更无法阻拦的行为。在被单位免除公职后,他的父亲表示承认错误,愿意承担责任。同时还说到,孩子不一定成为社会栋梁,但肯定也不是社会的渣子,还是希望社会能给孩子一个机会。
在得知被取消录取资格的当天晚上,这位文科状元首次对外开口说话,在理解父亲的同时,他说到,我已经付出了代价,希望今后的考生以我为鉴。
主持人:对于何川洋到底应不应该被北大拒收,关于这样的一种看法可以说是泾渭分明,接下来我们就连线北京问天律师事务所周泽律师,周泽律师是认为北大不应当拒收何川洋。周律师你好。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