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大厅急需信访人才
信访大厅建成后,信访局80人捉襟见肘,沈阳大学为“大厅”输送80名学生,负责接待和热线等工作
当信访大厅开始运作后,陈国强发现要做好信访工作需要大量人手,而原先的信访局只有80人,且工作人员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他向市委书记曾维提出这个问题。曾维表示可以先在沈阳大学招一批大学生。
王冲也就乘着这个机会进了信访大厅工作。
“我此前根本没想到会来这里工作。”王冲说。
王冲去年7月毕业于沈阳大学政法学院,学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这个专业的往届毕业生一般都进中学当老师。
去年4月,王冲正在一所中学实习,突然接到辅导员的电话,说学校要招一批学生进入即将成立的信访大厅工作,考虑到就业压力,王冲当即答应。
陈国强介绍,沈阳大学先后为大厅输送了80名学生,有的在接待室工作,有的在信访热线工作。
目前,沈阳市信访大厅有工作人员380人,超过了辽宁省信访局的人数,也超过了国家信访局的人数,被称作“全国第一大厅”。
而且陈国强发现,相比原来的工作人员,新招收的大学生,专业知识过硬,文字综合表达能力强,富有朝气,给信访大厅带去了青春的活力。
陈国强说,这也是当时建议高校设立信访专业的原因。
绕开“信访专业”设置难题
增设信访专业需教育部批准,沈阳大学变通为在法学专业中增设信访方向,以方便学生就业
沈阳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梦玲在接受采访时说,她希望能澄清一个误会,学校并非新设一个信访专业,而是在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加了一个信访方向。
也就是说,去年招生目录的写法是“法学”,今年成了“法学(信访方向)”,学生毕业后还是授予法学学士学位,主干课程还是法学基础课。
为什么是信访专业方向而不是信访专业?
李梦玲说,学校在论证的时候考虑到,当前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并没有“信访”这一专业,要创立一个新专业必须得到教育部批准。
于是,学校决定采取开设专业方向的方式来解决这一问题。
在原来法学专业的基础上设立法学(信访方向)专业,设立一个专业方向只需到省教育厅高教处备案即可。
按照政法学院副院长赵威的说法,学院有两个专业,一个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法学,学院原计划单独招收一个法学(信访方向)班,但由于招生计划有限,所以2009年还是用原来法学专业的名额招收法学(信访方向)的学生,招生人数与去年一样,还是35人。
沈阳大学政法学院院长唐淑凤介绍,今后这个专业方向的招生数量会根据社会需求不断调整。
“考虑到沈阳急需信访人才,而一届学生的培养也需要四年的周期。”沈阳大学目前已经计划对07级、08级法学专业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学方案进行调整,增加信访学概论、公共管理、实用心理学等信访专业的核心课程,以便在最短时间内输送信访人才。
沈阳市信访局副局长崔革新对此非常欢迎:“我们恨不得今年就有一个班的毕业生。”他说各区县都在加强信访大厅工作,缺人手,只能从政府部门内部调剂,今后几年肯定还要人。
信访局长“设置”新课
“信访班”将学信访学概论、公共管理学等课程,陈国强建议设立的风险评估学成为一亮点
翻开沈阳大学“信访班”的课程设置,其中有一门课程是风险评估学。这是在信访局长陈国强的建议下开设的。
这一想法也是源于沈阳信访制度的改革实践,
去年7月,沈河区进行城市拆迁改造,中街一带的建筑都已拆除完毕,只剩一座天主教堂,因为拆迁补偿的分歧,僵持不下。
天主教徒将情况反映到市宗教局,宗教局反映给信访大厅。
信访大厅立即组织对这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觉得可能会引发重大上访,于是叫停了这一拆迁,至今还没有动迁,据说目前已经达成了协议。
陈国强说,过去的信访工作往往是“找后账”,沈阳市委研究分析后,把信访稳定风险评估纳入信访工作新机制之中,强化事前预防。
2008年6月,沈阳市委出台了《关于对重大建设、改革项目实施稳定风险评估的规定》,拆迁、征地、企业改制等重大项目作为评估的重点,凡是有可能诱发群体性上访的项目,信访部门有权叫停。
沈阳市信访大厅的信访稳定风险评估专家库由40人组成,来自法律、房地产、社会学、金融等领域。
为了使制度具有刚性,市委、市政府决定,凡未按程序进行评估或未采纳评估意见,造成决策失误、引发群体性事件或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依据有关规定追究项目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去年6月到现在,信访大厅已对全市42个项目进行评估,叫停了4个。
编辑:
李志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