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公布祖父武昌起义日记:说服俄领事馆中立
2010年04月08日 05:50长江商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李家一度很辉煌 曾在省图有公馆

本报讯(记者 吴睿)李国镛的子女全部是北大和武大毕业的,侄子李之龙是中山舰舰长,李光耀本人在15岁时就参加了远征军。昨日,李光耀向记者讲述李国镛往事时,向记者介绍了这个辉煌家族的兴衰。

现在的湖北省图书馆西侧,原来曾有一处大房子,一般被人称为李公馆,李光耀说这是黎元洪奖给李国镛的,而他自己就曾在这处房屋里面住过。

李光耀介绍,武珞路原来叫做熊廷弼路,李公馆门牌号是43号,现在“43”成了湖北省图书馆的门牌号。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家濒临破产,李国镛回沔阳种菜,80岁时在老家逝世。昔日大户人家少爷李光耀随父母逃到四川,就读于四川国立六中。

当时政府号召“知识青年从军打日本”,15岁的李光耀背着家人从军,因身材矮小,他借了一双高跟鞋,衣服荷包里藏着铁坨,居然过关了。李光耀告别家人,从成都坐飞机到昆明,转乘美国飞虎队的飞机到印度换美式装备,然后飞往缅甸,在缅甸李光耀成了远征军幼年队中的一员。在这里,李光耀的主要任务是边受训学习边打扫战场。

抗战胜利后,不愿打内战的李光耀被调到武汉,重新成了学生,后来在长江水利委员会离休。

李国镛字钰珊,湖北沔阳人,自幼经商,在日记中称“无日不以纳交天下贤豪为务”。他两次游历日本考察工业和教育,回国后襄办学堂。在政治上,李国镛参加组织湖北教育总会、铁路协会、宪政筹备会和宪政同志会。在《镛公起义序》中黎元洪称他“肇造民国劳勋卓著”,武昌起义前是资本家和立宪派,起义后像做生意一样积极投机革命。

黄兴(1874-19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善化(今长沙)人。武昌起义后,被推为革命军总司令,在汉口、汉阳对清军作战。

黎元洪(1864~1928),生于黄陂木兰乡东厂畈。黎元洪是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都督,也是我国历史上惟一一个两任大总统和三任副总统的人。

李光耀向记者介绍爷爷李国镛的革命日记。

本报记者 宋荣成 摄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吴睿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