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埃及女法老木乃伊:牙齿显露女王身份[组图]
2009年04月08日 11:34华夏地理 】 【打印已有评论0

位于凯尔奈克的红礼拜堂(右)墙上的浮雕暗示了这种安排的特殊性质

来到凯尔奈克的阿蒙神庙参观的游客可以亲眼目睹在哈特谢普苏特死去后,她留在石刻中的男性法老形象被人凿毁的样子。主使者大概就是她的继子,用意可能在于防止女王的血亲利用这些形象图谋王位

卡特在附近的KV60号墓穴里有了一项新发现,这是一个较小的穴洞,洞门开在通向KV19的过道上。在KV60里,卡特发现了“两具裸体女性木乃伊,以及若干制成木乃伊的鹅”。木乃伊一具置于棺内,一具躺在地上。卡特取走了死鹅,重新封上墓穴。三年之后,另一位考古学家把棺内的木乃伊移至埃及博物馆,之后棺上的铭文表明她是哈特谢普苏特的奶妈。地板上的木乃伊仍原封未动,保持着她当初隐匿至此时的原貌——公元前1000年左右,可能是第二十一王朝的神职人员把她重新葬在这里的。

在岁月更迭中,考古学家遗失了KV60入口的方位,躺在地板上的木乃伊也逐渐被人们遗忘。转折发生在1989年。这一年6月,身为华盛顿州太平洋路德大学讲师的埃及古物学者唐纳德·瑞安来到帝王谷中,对几座较小的简陋墓穴进行考察。在学界颇具影响力的伊丽莎白·托马斯曾经猜测KV60号墓穴之中可能存放着哈特谢普苏特的木乃伊,因此瑞安把KV60也列入了申请考察的墓穴名单。第一天到达时天色向晚,已经无法开始工作,于是瑞安决定在现场周围逛逛,安置些考古工具。他信步走到KV19的入口处,突然之间灵光一闪,想到KV60没准就在附近,就开始用扫帚清扫入口通道。过了不到半个小时,在通道的石壁上发现一个裂缝。一座石门之后延伸出一段台阶。一个星期之后,在卡带机传出的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旋律中,瑞安和一个当地的古迹监察官共同走进这座“遗失的”墓穴。

“有点鬼气森森的,”他回忆道,“我之前从来没发现过木乃伊,我们俩小心翼翼地走进去,就看见地上躺着一具女尸。我的老天!”

木乃伊所处的这座墓穴在古代曾受到盗墓者的破坏。她左臂弯曲放在胸前,有人认为这是十八王朝埃及皇后的常见入葬姿态。瑞安开始为找到的东西编目。“我们找到了棺柩上碎毁的人面部分,还有零星被刮掉的金子。”他回忆道,“我们不清楚霍华德·卡特动过什么,所以就暂且当作一个完好遗址记录在案。”在旁边的一个穴室里,瑞安又发现了一堆包裹木乃伊的麻布,一条木乃伊化的牛腿,还有一大堆“木乃伊食品”——打包成捆、供逝者在漫漫黄泉路上享用的干粮。

随着瑞安对木乃伊的研究日益深入,他愈发觉得这可能是个重要人物。“这具木乃伊做工十分精细,”他说,“而且还摆着皇族的姿势,我就想,哎呀,她是个王后!会不会是哈特谢普苏特呢?很有可能。但是没有证据来分辨她的来历。”

然而不管她是谁,就这样让她裸体躺在一堆破烂中间也未免不近人情。关闭墓穴之前,瑞安和一个同事把陈尸的穴室略微打扫了一下,又到当地一家木匠铺子订购了一具简朴的棺木,然后把无名女安置进去。哈特谢普苏特湮没于世的漫长岁月即将走到终点。

长久以来,历史学家一直把哈特谢普苏特视为年幼的图特摩斯三世的恶毒继母,证据就是其继子在她死后痛加报复——他破坏继母的庙宇碑刻,把公共纪念物上的女王头衔通通抹去。事实上,图特摩斯三世把她的女王形象悉数毁去,就跟当初在美吉多扫荡迦南人一样干净。在凯尔奈克,她的形象和徽匡(象形文的名字符号)都被从祠堂的墙壁上凿去,方尖塔上的文字也用石块遮挡起来(此举却无意中使得这些文字完好保存下来)。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奇普·布朗   编辑: 李厦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