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矛盾:爱恨交缠 皆因失度

网友评论()2014.02.25 第108期 总第108期 作者:达非

香港爱港团体与反内地组织冲突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42年5月。

用毛泽东这句话来思考当前的“陆港矛盾”,将让我们从根源处剖析——这一阵子为什么一部分香港人反感内地游客的情绪和行动愈演愈烈。在民间,出现近百人在购物旺区游行驱逐“蝗虫”(对内地游客的蔑称)的过激行为;在体制内,要求限制内地游客来港人数的行动也接二连三,先有立法会议员提案要求政府征收入境税,再有来自商界的港区全国人大代表声言即将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出议案,要求中央收紧内地居民赴港自由行的人数。可是,按常理说,越多人来香港消费、花钱,促进香港的就业和经济增长,香港人不应该越欢迎吗?

回到毛泽东那句话,爱和恨,都是有缘故的,但根据他老人家的矛盾论和辩证法,爱、恨也不必然是截然二分、非此即彼。爱恨交缠时,如何找到一个大家都能接受、都感到舒适的“度”,需要冷静客观地看待这些爱恨形成的原因,诉诸情绪的话,只会导致恶言相向,日益撕裂。

“自由行”政策的前世今生

有一组数据也许可以帮大家理解一下,香港如今承受的游客压力有多大。2013年全年,世界著名旅游地区累计接待的外来访客人次:台湾800万、日本1000万、新加坡1550万、马来西亚2500万、泰国2670万,而幅员和本地人口远远不能和上述地区相比的香港呢?是5430万!在所有这些地区,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数量都占了大头,并且每年还在迅速增长中。放在香港,2013年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人次占总数的比例高达七成五,当中又有超过六成五是以俗称“自由行”的“港澳个人游”签证进入香港,达到2700多万人次。

还记得2003年7月底,当中央政府批准第一批珠三角四个富庶城市(东莞、佛山、中山、江门)居民以个人身份、不用参加旅行团就能来香港旅游时,我所任职的报社,管理层内部还为要用什么文字描述这种新的旅游方式而斟酌过一番:要用坊间通称的“自由行”,还是官方口径的“个人游”?后来我们用了“个人游”。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考虑近乎可笑——“自由行”带有政治意味;“个人游”则平实、客观。如今,“自由行”一词已经风行天下,大家都这么说了。

其实,当初要求更多内地游客造访香港,是香港自己提出来的。代表商界利益的自由党前党主席田北俊曾经撰文透露,早在2001年,香港经济还因为亚洲金融风暴而处于低迷状态时,他率领代表团访问北京,就直接向时任总理朱镕基提出,要求开放内地旅客到香港旅游,但中央政府迟迟没有拍板。

到了2003年初,香港爆发“SARS”(内地称非典)疫情,百业萧条。时任行政会议召集人梁振英,作为香港特首董建华的全权代表,上京和中央政府商讨开放内地游客访港计划,当时已经有中央官员提醒梁振英:“好好考虑清楚,中央不是不愿支持香港,只是担心我们这边门一打开是关不上的。日后那么多内地游客去香港有可能引起逾期居留、治安等问题,香港承受得了吗?”梁振英回答说:“这些顾虑我们早就思考过了,既然中央支持开放自由行,香港会把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的。我们对香港警察、海关、入境处的工作都有信心。”正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梁振英和整个特区政府,都低估了内地游客数量大增所造成的冲击,这些冲击不是考验特区政府的管治能力,而是针对香港民间的承受力。反而是那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颇有先见之明。

2003年7月28日,首阶段自由行政策正式实施,到2007年1月的三年半之内,有权审批前赴港澳自由行签注的内地城市,从四个增加到四十九个,赴港自由行的旅客每年都以双位数百分比增加,终于形成今天的天文数字。

港人对内地:从血浓于水到打心眼里排斥

这个本应该对陆港双方都有利、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员流通措施,为什么会让香港人越来越觉得难以承受呢?这里首先要分析一下港人对内地的心态。

对于大部份香港人来说,尤其是1997年主权回归前就已经定居在香港的港人,对内地怀有一种十分复杂的情感。说到当年他们移居香港的原因,几乎都是带着一部血泪史——逃避饥荒的、逃避政治的,移居香港就是为了要想过得好一点,安居乐业、让后代有更好的机会。事实上,在港英政府治下,他们中的大部份人都实现了这份卑微的理想。但港人对内地同胞、对故乡的感情又是血浓于水,以至于以往每回内地遭遇洪涝地震等天灾,港人出钱出力、捐款赈灾总是全球首屈一指,以民间组织形式分赴内地贫困地区进行助学、扶贫的团体更是大有人在。但这份朴素的感情,在回归后没多久,就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其中一个绕不开的,还是政治因素。如果早年到香港定居的人对内地的恐惧还是停留在困难时期、文革时期的深刻印象,那么香港主权回归后特区政府的施政方针,被部份香港人批为凡事唯北京马首是瞻,这就唤起了一些港人的警惕。为了不让当年噩梦重演,他们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向这种“大陆化”的政治风气说不。1998年和1999年,香港两次为长江水灾和华东水灾赈灾,民间筹款过亿元。但到了2008年四川遭遇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时,特区政府的赈灾拨款却遭遇了巨大阻力,被斥为“慷港人之慨”。这种心态变化,很能说明问题。

2008年是个很重要的年份。这一年,北京成功举办了奥运;这一年,大批内地游客乘自由行之便涌进了香港;也是在这一年,内地同胞在香港分娩产子,以及抢购婴幼儿奶粉所造成的港人生活不便,矛盾集中爆发,延续数年之久。及至2013年3月,特区政府在民怨沸腾下,终于出台“限奶令”,限制每人每天只能带两罐婴幼儿奶粉出境,才逐步稳定了香港本地婴幼儿的奶粉供应。

但是,这条“限奶”措施遭到内地官民几乎一面倒的批评和谴责,讥笑特区政府向民粹低头的有之,怒斥港人忘恩负义的有之,在法治精神根深蒂固的港人看来,这样的指责简直不可理喻——消费者对国产奶粉没信心,国家却对外国奶粉征收高额关税又加以种种限制;海关有法不执,不依法惩处那些携带超过国家允许数量的奶粉入境的走私客,却怪香港为了保障本地需求而限制奶粉出境?限奶令实施至今一年时间,每次出现政府说要检讨这条法例的存废时,总能牵动港人敏感的神经。

和奶粉问题一样,大批在港出生的“双非婴”(父母双方皆非香港居民)由于自动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享有香港人的一切福利,包括九年免费教育、社会综合援助等,这些问题,让香港人打心眼里开始排斥内地游客。

“陆港双赢”的未来在哪里?

内地游客对香港有没有贡献?当然有!大批手握重金的游客,自2003年至今为香港贡献了6300亿元港币。2011年,旅游业收入占香港GDP的4.5%,提供就业机会是整体的6.5%。但这个能否又成为部份内地游客在电视上大声说“没有我们来消费,你们香港能好吗?”的理由呢?先不说这种话语引起听众的抵触,继续看政府统计数据:2011年,对香港GDP贡献最大的,第一位是贸易及物流(占25.5%),第二位是金融服务(16.1%),第三位是专业及工商业支援服务(12.4%),第四位是文化及创意产业(4.7%),旅游业排在第五位。就算按说提供的就业机会来说,也只是排在第三位。旅游业对香港重要吗?当然。没了旅游业香港会死吗?当然不会。

香港的身躯太小,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有四成是港人纾解压力的郊野公园,不能碰;八百万人口集中在港岛、九龙和新界一些卫星市镇,对空间的需求可想而知。当大批自由行旅客手握重金涌进香港,购物区、旅游区天天人满为患,店铺租金飙升。当在茶餐厅吃盘“碟头饭”(盖浇饭)也要七八十元,这种茶餐厅已经不是香港人几十年来熟悉亲切的茶餐厅,更不用说那些消失在街头巷尾的粥粉面店、文具店、手作店……本地传统店铺纷纷被迎合游客的名店所取代,地产商、业主、大商家当然乐开怀,有人流就有财流;但对普罗大众来说,他们自己的生活质量,正在被慢慢侵蚀。

来自商界的香港立法会议员、港区全国人大代表田北辰(也是上文提及的自由党前主席田北俊的弟弟)最近表明,将在两会期间向全国人大提案,要求中央设定内地各省市每年批出自由行签注的上限、避免旅客过分集中在某一时段进入香港、陆港建立联络机制定期检讨相关措施等,这样既能保障内地游客在香港的旅游品质,也能顾及香港本地人的心理承受力。毕竟,所有的施政,都应该接受民众的检验、以民众是否满意为基准。

这方面,台湾显然做得不错。2013年大陆赴台旅客突破285万人次,自从2011年台湾开放大陆民众自由行到2013年底,自由行赴台旅游的大陆游客有74万多人。这些数字连香港零头都还不到,但潜力无限,其巧妙之处就在于两岸当局对每天赴台自由行的人数设定了上限:第一年是每天1千人、第二年增加到每天2千、2013年开始每天3千。今年,有望从四月份开始,上调到每天4千人。这种循序渐进的措施,让台湾社会有时间逐渐消化、逐渐调整以应对日益庞大的大陆旅游军团,达到真正的双赢。

达非

凤凰评论特约评论员,香港资深媒体人。

凤凰评论 官方微信

微信扫描二维码
每天获取精彩资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