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专家:解放军空军初步实现五大体系跨越
2009年11月04日 08:50新华社 】 【打印共有评论0

信息化精确化综合保障体系形成

马权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适应信息化武器装备发展和信息化空中作战样式的变革,人民空军全面启动了后勤保障和装备保障转型,及时提出建设现代化战略空军后勤的指导思想,走上了由国土防空型保障模式向攻防兼备型保障模式转型的建设发展之路。

近几年来,为适应新一代主战装备发展,人民空军着眼保障空军作战力量全疆域、跨疆域快速机动作战,逐步建立要素齐全、规模适度、功能配套的保障设施网。

一是基地化建设有序推进。通过对现有骨干机场体制编制的调整,完善各类设施,拓展保障功能,建成集指挥控制、战勤、后勤、装备等保障于一体的综合保障实体,成为机场阵地网的重要节点、空军机动作战的战略支撑和支援保障其他军兵种联合作战的重要基地。

二是阵地网建设全面铺开。改善了永久阵地条件,完善了前沿阵地和骨干机场配套设施,着眼新武器装备发展,重点抓好阵地配套建设,加紧前推阵地和勘选野战阵地建设,基本建成了与攻防作战要求相适应的阵地网。

三是配套保障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有针对性地改造铁路军专线、军用公路和船艇码头,建成保障部队快速机动作战的输送通道,奠定战略输送基础。调整完善了物资储备结构和布局,初步形成了应对连锁反应和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

60年,人民空军综合保障在建军前起步,在正规化建设中成型,在转型中跨越,经历了从支撑机械化国土防空作战向支撑体系化攻防作战、从机械化向信息化、从多点分散向基地集成、从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跨越,初步建立起了现代化综合保障体系,综合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在完成使命任务和应对变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实现着持续的提升和跨越。

延伸阅读:

人民空军已发展成为多兵种合成战略军种

新华社北京11月3日电(记者徐壮志、李宣良、王东明)空军事专家丛胜利3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空军经过60年的建设,已发展成由航空兵、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空降兵、雷达兵、通信兵等多兵种合成的战略军种。

航空兵:具备了全疆域一体化打击能力

航空兵是人民空军的主体,包括歼击航空兵、强击航空兵、轰炸航空兵、运输航空兵、侦察航空兵和预警、加油、电子战、搜救等各种专业航空兵部队。

航空兵,长于进攻、出击准确、机动快速、反应迅即,是世界各国维护国家利益、彰显国家意志的首选利器,被誉为位于“战争食物链”最顶端的空中雄鹰。

1950年6月19日,人民空军第一支航空兵部队——空军第4混成旅在南京大校场成立。

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空军航空兵一步跨入喷气时代,部队规模迅速扩大,先后组建28个航空兵师、70个航空兵团、7所航空学校,配备各型飞机3000余架。

60年来,航空兵经历了抗美援朝、国土防空、解放沿江岛屿、入闽作战、南疆边境作战等一系列战斗的考验,完成了重大战备、演习、演练、支援国家和地方建设等行动任务。从抗美援朝建立“米格走廊”,到抗震救灾锻造“空中生命线”;从一江山岛战役空中支援到“和平使命”系列军演联合作战……每逢执行重大任务,空军航空兵都全程使用、用之必胜,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历经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空军航空兵部队的兵力结构不断优化,一大批新型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等主力作战飞机陆续列装,预警指挥机、空中加油机等作战支援飞机相继服役,人民空军航空兵武器装备从机械化向信息化快速转型,与世界发达国家空军装备技术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减。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根据攻防兼备的战略要求,人民空军航空兵着力提升信息化条件下的空中进攻作战能力、远程精确打击能力和战略投送能力。2007年6月,空军航空兵首次组织大型运输机与歼轰机混合编队,长途奔袭5小时,航程4000多公里,在复杂背景下成功实施机动演练,标志着部队远程快速投送能力显著提高。2009年6月,100余架空军战机在多个机场同时升空,从不同方向奔袭南疆远海深处,歼击机、强击机等主战飞机实施战斗巡逻,干扰机、加油机等作战支援飞机进行策应掩护,新型战机经多次空中加油后首次巡航祖国最南端,标志着我空军航空兵大机群多机种远海空中作战能力取得了新的突破。

目前,除担负改装任务的部队外,空军航空兵战斗团全部达到甲类标准,具备了全疆域一体化打击能力。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