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理会1874号决议通过后,在平壤金日成广场举行的十万人群众集会上,朝鲜领导人宣称,“无论有无友邦,有无国际支援,朝鲜都将豪气冲天地走自己选择的道路”。如此义无反顾的态度,必然促使中国对民族利益的重新考虑。
中央党校战略研究所张琏瑰教授在接受《世界知识》杂志专访时表示:“朝鲜核问题是核扩散问题,是地区安全问题,更是一个非常现实的环境安全问题。且不说朝鲜拥核后对东亚乃至世界和平与稳定构成的威胁,仅朝鲜的核试验是在东亚人口密集区进行这一点,就不可作壁上观。…朝鲜的核试验不仅在东亚人口密集区进行,而且距中国边界仅数十公里。可以设想,朝鲜核试一旦出事故,不但朝鲜民族子孙后代将无立足之处,而且中国振兴东北的计划也将成为泡影,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朝鲜周边所有国家都将深蒙其害。这将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遇到过的空前危险。…每个爱国者都不可能安于坐而论道,甚至满足于妙语连珠的外交辞令了。”
中国利益
当前,中国正在排除一切干扰,一心一意努力实现和平崛起。难道中国民众情愿让朝鲜半岛上空的核烟云及核扩散,干扰和中断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吗?
难道他们为了保持“鲜血凝成的中朝友谊”,情愿吞下丧失和平崛起机会的又一个的苦果吗?
历史是一面镜子。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派兵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抗击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南韩李承晚军队。对中国而言,几十万志愿军官兵血撒战场或长眠地下,保证了我东北地区的安全、战后重建和人民正常生活;但是,也由于入朝作战后美国第七舰队重返台湾海峡,中国也丧失了在上世纪50年代实现国家统一的时机。
清华大学楚树龙教授对《中国日报》表示,这些年来,韩国、中国、俄罗斯等国为了“南北关系”、为了“传统的友好合作关系”、或为了其他考虑,对朝鲜背信弃义一再容忍退让,终于使朝鲜越来越有恃无恐,不断把形势推向危险边缘。
现在这些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必须调整对朝鲜的政策和做法,唯此才有可能使朝鲜半岛形势不再继续恶化,防止极端行为的发生,并在形势发展到最严重的时候有较为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措施。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张沱生研究员对《中国日报》说,到目前为止,看来美仍希望能通过制裁和对话来解决朝核问题。但如果朝鲜一意孤行,越走越远,美国内主张强硬措施的声音可能会再次高涨。如果美国择机动武,即使是外科手术式的打击,这对中国的国家安全以及与有关国家的关系都是极为严重的挑战。无论是有核的朝鲜或是崩溃的朝鲜,都是对中国和平崛起进程的灾难和干扰。
一个月来,中国政府关于中朝关系的正式表态是谨慎的。但急剧变化中的局势必然迫使中国人以新的眼光和新的思维审视朝核问题。 (中国日报:吴超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