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媒评论:局势迫使中国人重新审视朝核问题
2009年06月25日 15:55

然而玩这样的游戏,对朝鲜来说,已经付出高昂代价,所获得的实际利益尚且不明,而且想要永远玩得下去也非常困难

依目前形势看,在不承担直接发动战争罪责的前提下,朝鲜虽然还可以接二连三地进行各种武器试验,但给国际社会所造成的骇人听闻的效应却不再会增加。

即使导弹增加射程,核武加大当量,无非就是作为有核国家的一再宣告而已,不会增加手中的谈判筹码。就像市场上一个商人要价太高那样,没有人是会跟他或帮他做交易的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即使朝鲜造成了有核国家的既成事实,它的生存状况是否能得以根本改善却未必能得到更多的保证。事实上,在核试带来的空前孤立的国际环境下,朝鲜国家的发展或许将遇到更大的困难,丢失更多的机会。

无法容纳发展的安全仍不是最大的安全;无法赢得和平的武器仍不是最好的武器。

六方会谈

核试后,日本宣布对朝鲜实行全面的贸易禁运。俄罗斯对制裁朝鲜的态度较前明显积极强硬。韩国在5月26日正式宣布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尽管早前朝鲜曾明确表示,韩国如这么做即是对朝鲜“宣战”。

6月18日韩国总统李明博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晤,美国在联合声明中首次以书面形式表示要向韩国提供“核保护伞”。韩国最近提出了举行不包括朝鲜在内的五方会谈的设想。

在中国方面,作为朝鲜的友好邻国和六方会谈发起国,中国是否会因朝成为核国家而调整或改变对朝政策自然受到各方关注。在核试翌日,某中文媒体邀请了20位中国国际问题学者就六方会谈成败投票,14票认为没有失败,6票认为已经失败。

从那时到现在,虽然朝鲜对“永远退出六方会谈”的表态毫无悔意,其它五方也未表示放弃六方会谈,但是从一个月来中国学者发表的意见看,失败情绪已占上风,认为断断续续进行了六年之久的六方会谈实际上已经失败,或者说从朝已拥有核武的角度看是失败的。

由此看来,六方会谈即使重启,也不大能简单回归过去六年的轨道了。更何况就目前情况而言,根本看不到六方会谈重启的希望。

比失败情绪更严重的,是朝鲜核试在中国智囊学者们中引起的对中国安全的日益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