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专家:“航天”“导弹”两个词均由钱学森发明
2009年11月06日 08:43科技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100多新来的大学生,他挨个看望

1957年,钱学森随中国军政代表团来到莫斯科。鲍克明代表学习航天的留苏学生,请钱学森去作报告。

钱学森告诉30多个留学生:一要把基础学好,因为这是管长远的。二是要注意学习导弹的具体技术特点,因为苏联二战后从德国取得了很多火箭工作的成果。报告完了,夫人蒋英还送给学生们两筒龙井茶叶。这次交流鼓舞了留学生们,这些人后来许多成为钱学森的部下。

对于青年,钱学森总是格外和蔼,平易近人。沈辛荪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自己在总体设计部时,钱老给年轻人机会,允许每人每星期去他办公室一次,讨论解决不了的问题。大家进去时惴惴不安,怕他这个大名人批评。但钱老总是用温和的商量的语气说:“你这个思路,换一换好不好?”他并不包办,只是启发,让年轻人独立思考。

沈辛荪还记得,“刚到国防部五院报到时,钱老到宿舍,一个个看望100多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

把写自己的报道扔在桌上

“钱老淡薄名利的态度,值得大家学习。”原航天部710所副所长于景元1990年代曾与钱老合作办讨论班。他谈及了自己亲历的一件事情,当时有位新华社的女记者找到他,提出希望为钱老写传记。当于景元向钱老征求意见时,钱老突然站起来,表情非常严肃:“于景元,你就把讨论班做好,人这辈子做了什么自有定论。我还活着,不要写。”于景元当时没有任何思想准备,弄得很尴尬。

于景元还听说了这样一件事:一名记者写了钱老的相关报道。他刚递给钱老,钱老就顺手扔在了桌子上,“我还活着,写它干吗?”

火箭系统控制专家梁思礼有一次筹建学会,想请钱老题词。到了钱家,夫人蒋英出来迎接,钱老一直没出来。因为蒋英和梁思礼有世交,两人聊了聊家事,梁思礼就走了。一两天后,钱老捎信向他道歉。

“他从来不题词,怕拒绝我,让我尴尬。所以不出来。”梁思礼说:“他做人就是这样到位。”(高博 陈瑜)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