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曾被希特勒接见三次
德国一共有5个军官学校,他们的习惯是北方人进南方的军官学校,南方人进北方的军官学校,目的是让子弟多了解德国。我受完入伍训练之后,就被分配到慕尼黑军校。德国的军官学校只训练一年,但是实质上比我们训练三年还要扎实。
军官学校的课程就是反复训练营连战术,所以每一位毕业军官对于营、连、排、班、伍战术都充分了解,并且了解团以下之火力支援以及装备。例如通信,到现在我还记得如何打电报,不论用音响、旗号、无线电都可以。在营连战术里面,除了战斗之外,其他如军队勤务、营教练计划、射击场管理、伤患照顾、后勤补给等事,都是实际运用,如果只把战术讲得天花乱坠而没有实际运用,等到行动时就不知道该如何把弹药送到战场,也不知道在敌人火力下如何行动。我在大陆时,曾经写了一篇《步兵班在战场上如何节约兵力》,其中就包括这些内容。
我在军官学校受训期间从没摸过枪。我们的上课地点不是在讲堂里就是在野外,每个班里有个班主任,通常由少校担任。在上课时由班主任先假设战况,我们以营长的身分来做纸上作业,先写下要点,由主任收集起来,再从中抽出一张,被抽到的人就向全班作口头报告。然后班主任就综合一个案例,假定一个构想,再分配职务,以自己被分配的角色来构思战术,报告完后,由大家批评,所以这种课程始终是重在应用。
德国的军官学校学生还要学习骑马、跳舞、剑术。这些科目我都学得很好。一位军官会开吉普车没什么稀奇,而且坐在吉普车上的威风与骑在马背上的威风相较之下,实在逊色很多,养成的性格也不同;同样的,打枪与斗剑所养成的性格也不同。我最得意的是那一年放暑假时,我到柏林去向一位很有名的剑术老师学习了一个月,等我回到军校与教官斗剑时,可以说是所向无敌,三两下就把对方手里的剑打掉了,连旁边观看的女孩子也疯狂地喝彩。
希特勒曾经召见军官学校学生,我也是其中之一。在德国那段时间,我见过希特勒三次。我与其他高级将领也见过面,但谈不上有多少交情。
后来我到了莱比锡,待在第7军团,在那里当了几个月的见习军官,他们一方面派专人为我介绍德军的编制、战术思想,让我进入状况;另一方面,军团已经属于战略层级的编制,所以他们也为我讲解野战战略。因为我的基础很好,到了柏林后,国内就派我当驻德代表蒋百里将军的侍从官,我在蒋将军身边两个多月,他一有空就跟我聊天,他也听别人说过我对德国的关系,所以特别喜欢我。
我在军官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奥得河畔的步兵第8师,该师是山地兵,靠近波兰前线。当时德军预备向波兰发动钳形攻势,两翼采取攻势,我们的基地则位于“口袋底”,任务是守势作战。我自慕尼黑先到柏林,再从那里出发准备到波兰边境。就在这时,却接到了国内要我回国的命令,时间是1939年8月中旬,就在战争爆发前几个礼拜。我在9月16日离开欧洲,因为苏伊士运河已经封锁,无法直接从欧洲回到中国,所以先从荷兰横跨大西洋到纽约,再取道太平洋归国。
我出国前已经是少尉军官,到德国后重新入伍,再进入慕尼黑军校,最后以德国国防军少尉的身份离开。在德国留学3年,除了军事以外,我还学习到流利的德语和欧洲上流社会的生活习惯。这些都是一般人无从接触到的,收获远远超过在国内学习10年。
(::节选自《蒋纬国口述自传》,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未完待续)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