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俄罗斯需要中国实际的战略支持
2008年05月30日 15:41 】 【打印

首先,俄罗斯希望和中国达成更为紧密的战略同盟。虽然俄罗斯近年国势上升,经济增长率维系在6%的稳步增长水平,但是俄罗斯的战略空间被西方逼迫挤压的威胁也更为加剧。北约东扩已经从东欧蚕食至独联体,俄罗斯的斯拉夫兄弟乌克兰也开始离心倒向西方。此外,东欧捷克波兰已经成为美国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的雷达部署地,既往的卫星国变成了全天候监视俄罗斯的前哨站。因而,美俄反导战使俄美俄欧重新陷入“冷战”势态。中亚地区,西方通过颜色革命和阿富汗、伊拉克两个反恐战争消弱了俄罗斯对中亚的影响力。实际上,俄罗斯能够抵御西方的军事王牌并不硬气,唯一可用的乃是对欧洲的能源牌,譬如切断通往乌克兰到中东欧的天然气管道等。也正因为如此,梅氏在访华之前先对哈萨克斯坦这个能源大国进行4天的国事访问,防止美欧拉拢哈萨克降低俄罗斯能源牌制衡美欧的作用。

在此情势下,和中国深化同盟关系,强化和扩大“上合组织”的影响力就成为俄罗斯抵御美欧步步紧迫的最大王牌。观察家们注意到,在梅氏出访前夕,俄罗斯媒体抢先报道蒙古、巴基斯坦、伊朗、印度四个观察员国将正式成为“上合组织”成员的消息。中国对此予以否认,这凸显俄罗斯期冀通过“上合组织”扩员以制衡欧美的迫切心情。当然也含有倒逼中国表态的意思,造成“中亚北约”的事实。中国对此予以否认,透露出中俄和而不同的微妙战略选择。

再回到前述的梅氏期望的“兄弟”关系。对此,中国是持保留态度的,因为中国不希望回到和俄罗斯再结军事同盟的历史老路,因为中国有全方位外交成功的经验,故而不会接受俄罗斯抛过来的过去亲密的同盟牌。

其次,俄罗斯寄望和中国达成更深化的能源伙伴关系。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中国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指日可待。在此情势下,俄罗斯不仅希望和中国进行石油天然气的贸易合作,更期待和中国签订能源合作协议。这一点,俄罗斯驻华大使拉佐夫在梅氏访华前夕就公开宣示,而中国外交部长助理李辉则称中国没有这方面的打算。这说明,俄罗斯希望将中国束缚在俄罗斯的能源战略棋盘上,造成中国依赖俄罗斯的格局。而中国的能源战略则是全球性的,中国的能源外交遍及中东、非洲、南美和中亚。这是两国能源外交的分歧。这种分歧俄罗斯也难辞其咎,因为在修筑远东输油管道问题上,俄罗斯陷入了中日选择性谋利的机会主义政策。

其三,俄罗斯期望和中国扩大更为利益攸关的贸易联系。虽然中俄两国关系“史上最好”,但这种关系也充满不确定性。因为中俄间的贸易水平还处于低层次,即便中俄达到理想的700亿美元,也和中美中日中欧贸易关系悬殊很大。全球化时代,贸易关系是利益攸关的坚实纽带。中俄要实现利益攸关,就要深化两国贸易关系,改变俄罗斯单纯输出能源、武器的贸易单一局面。由于中国是全球第二贸易强国,中俄贸易领域的拓展和深化,当然有求于中国。

虽然此番梅氏访华诉求更多,要求中国响应的心情也更为迫切,而中国相对理性,诉求较少,但中俄间善意的战略互动,有助于平衡大国关系和缔造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对世界和地区和平都是至关重要的。(张敬伟)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凤凰图片08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