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返回式卫星曾掉入沱江中 搜寻8天8夜方找到
2009年07月03日 08:02解放军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攻克“黑障区”,则是雷达队的“经典战例”。当飞船返回舱以超高速进入大气层时,由于表面和周围气体摩擦,形成一段“黑障区”,导致航天员与外界的通信中断,无法追踪。为使飞船走出“黑障区”后被快速捕获,队长彭灵翔带领战友们苦练“一抓就准,一跟就稳”的本领。

苦思冥想的还有高级工程师孙玉柱,他想通过返回舱飞行方位和俯仰的角度,建立起数学模型,探索走出“黑障区”重新捕获的规律。最终,孙玉柱带着大家设计出一套软件,使雷达重新捕获飞船的时间,从神舟一号时的20多秒缩短到神舟七号时的11秒。

铁血忠魂无怨无悔

卫星天上飞,官兵地上追。预定返回舱的落点在哪里,哪里就是着陆场站官兵顽强拼搏的战场。祖国的广袤大地留下他们跋涉的足迹,也写下了他们的铁血忠魂和无怨无悔。

崎岖的蜀道作证,他们把追星的事业看得比天高,再大的困难也能在脚下踏平。不少老同志回忆起转战四川的日子,印象最深的是一种当地人称作“小咬”的黑蚊子,追着人叮咬,咬一口烂一片,开会都得搭蚊帐。

1990年10月,着陆场站200多名官兵赶往四川某地,迎接我国第12颗返回式卫星。不料卫星返回时遭遇强对流天气,落点偏离预测区域600多公里。一场“人随星移”的天地竞赛迅即展开。阴雨连绵,浓雾遮天,官兵们在泥泞狭窄的山路上长途奔袭数昼夜,硬是靠人拉手推,将一辆辆十几吨重的设备车和一台台测量仪器搬上600多米高的新阵地,提前两天完成阵地转移。

草原的朔风作证,他们把揽舟的使命看得比生命还重,再大的危险都会被官兵的勇气征服。神舟三号飞船返回时,战士李俊和金春杰在场区雷达阵地值守,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台雷达车上的避雷针被大风刮倒。紧急关头,他们冒着被雷电击中的危险冲上前去,扶起避雷针,紧抱在胸前,确保雷达安然无恙。神舟四号飞船进入返回段前20分钟,某雷达发射机突然出现故障,必须更换一个元件。当时,场区气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备用元件冻得像个冰坨,直接安装容易出现性能不稳定现象。时任中队长的王栋没有丝毫犹豫,一把将备件塞进自己怀里,焐热后才安装上去,保证了雷达的正常运行。

在着陆场站,不论岗位多么平凡,官兵总能把工作干到极致,出色得令人叹服,令人肃然起敬。

被称作“神舟开舱第一人”的士官李涛,戴着眼镜,文质彬彬,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返回舱,都是他最先上去打开舱门,杨利伟等6位航天英雄遨游太空归来看见的第一个同胞就是他。“杨利伟飞天归来后第一个和我握手”。因为特殊的工作角色,李涛几次和航天英雄一起上镜头,一时在家乡传为美谈。殊不知,成千上万次的开舱训练,使模拟返回舱精钢做的门闩都被他们拉断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赵波 辛士红 马璟 宗兆盾   编辑: 唐毓瑨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