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等高校难以留到本省尖子
另一方面,由于成绩呈现“扁平化”,录取的学生多为同一层次,因此学校在选材方面的空间就少了,这对某些高校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学生多为分数段,录取院校生源就固定,院校也有了分层,久而久之这也成为一种“定势”。以往一些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来争取更好的生源,现在可能就不行了。所以平行志愿对某些学校的发展也有影响,对促进学校的竞争不利。
与此同时,省内的一些学校要留住尖子就很难了。在传统录取下,如有考生报考了清华,为求保底第二志愿报考了中大,要是清华满员,中大可以“冷手捡个热煎堆”。而在“平行志愿”下,考生可以同时报考清华、复旦、人大等;中大、华工就难以获得这些尖子了。
“蛋糕就这么多,就看你怎么分了?一些学校拿到尖子,就有学校流失尖子。”该负责人说。
平行志愿
就是在每个录取批次的学校中,考生可填报若干个平行的学校,然后按“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录取,改变过去志愿优先的录取原则。具体地说,按照平行志愿录取方式,录取时,将考生按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排队,依次检索考生填报的A、B、C、D等几个平行志愿,如果符合A志愿,则被录取,如果分数不够,则继续检索B志愿,依次类推,直到被符合条件的学校录取。
高考生现身说法
记者了解到,新政发布以前广东省实行传统的“志愿先行”录取模式,而对于已从传统型填报志愿中杀进高校的罗敏夏来说,当年考场发挥失常拿到了604分,输的是“输给了那些敢拼的人。”而对于经历填报“平行志愿”从北京考进广州徐阿龙来说,“平行志愿”意味着更多机会。
“输给了那些敢拼的人”
如今就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大二学生罗敏夏,是广大附中08届的政治生。高考前,罗敏夏相信自己发挥正常便能以620分考取中山大学。然而,在2008年高考中,她发挥失常,只拿到了604分。填志愿时,“为了保安全”,罗敏夏报了广外,没敢填中大。在她看来,“非平行志愿”弊端就在于:一旦第一志愿没录上,而第二志愿和第三志愿的学校又已经录满的话,就算考了一本的分数,也只能补录或者上二本的学校了。不过,罗敏夏觉得“非平行志愿也不见得不公平,只是带有‘拼’的成分,就是说一些读死书而成绩好的学生也不一定就能考进很好的大学”。罗敏夏说,“当年我是输给了那些敢拼的人。”
“平行志愿很公平”
2008年,北京高考投档录取采用了“平行”第二志愿和“非平行”的第一志愿的模式,即在本科三个批次中的第二志愿设三个平行志愿,而第一志愿保留不变。徐阿龙是北京市08届的理科综合考生,在2008年的高考中,他以高过录取线10分的成绩考进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考前,徐阿龙“很有把握地”将广外填上了第一志愿,而在第二志愿里填上了“和广外差不多”的另外3间大学。如果第一志愿没录上,那么第二志愿你还有3个机会,徐阿龙说,“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的报考机会更多些。虽然北京的考生只能填报两个志愿,但是由于第二志愿为“平行志愿”,所以考生实际上可以填报4个学校。
有过一次复读经历的徐阿龙曾听到07届的同学抱怨:虽然高考成绩挺好,但是因为受到“非平行志愿”的限制,加上填报时不够大胆,结果考进的学校却不理想。然而,一些高考成绩不算高的同学,反而因为报考时运气很好,考进了很好的大学。因而徐阿龙觉得,“非平行志愿”不太公平,而北京08年实行“平行”的第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薛冰 梁健敏 周文
编辑:
郑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