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闲置劳动手册黑市被出租 专家称或用来逃税
2009年11月15日 17:03新闻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业内人士

用劳动手册逃税

劳动手册租借来后究竟派何用场呢?做了近20年人力资源经理的戴女士分析说:

第一,充数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我认识一个做自由职业的小姑娘,为了开非正规劳动组织,在网上到处问人家借劳动手册。”戴女士说。该小姑娘原本按照自由职业者每月交金近700元,后来发觉不合算,听说如果按非正规劳动组织从业人员交金,每月只需400余元。但是有规定,开非正规劳动组织需要至少两本劳动手册,所以上网问别人租借。

“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 ”戴女士说,之前有很多地方为了促进创业就业,推行了一系列的政策,比如创业者可以几年内免交营业税、所得税等地方税收。但是在办理这些手续的时候,往往需要本地失业者的劳动手册,这样才能享受优惠政策。于是,租借劳动手册便有了市场。

第二,充数以逃避相应税款。

“有的公司虚报员工数目及应发工资,做大成本,以降低利润,最终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 ”戴女士说。

比如,有的公司在劳动局备案的时候是20名员工,做账时,也显示发了20个人的工资,但实际上只有10名正式员工,剩下的10个人都只是挂靠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司通常就从外界租借10份劳动手册,再伪造出10份工资单,即可自行处理这多出来的10份“工资”,并免交相应税款。

“一般来说,租借方都不会为劳动手册的出借方交金。 ”戴女士说。

相关说法

出租劳动手册后患无穷

记者将此事,反映到上海市劳动监察总队。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将对此事进行调查,如有单位违规,将作出相应处理。

上海捷华律师事务所张颉律师对此分析说,出借劳动手册,看似实惠,实际后患无穷。

首先,如果借用方用于企业违规操作避税,则出借方很可能被指与企业共谋。用劳动手册避税,将可能牵涉到包括工资条在内的一系列造假行为。

第二,如果税务部门核实薪金收入,出借方自己也很可能陷入“逃税”的境地。“例如,借用方为了不缴税,为该劳动手册所有者‘发放’的工资为1990元,而该所有者本身的收入也是1990元,原本两笔收入都未达到缴税的下限,但因为同为一人名下,两笔相加即已过线。”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出借方并不知情,但却已经存在“逃税”的嫌疑。

第三,如果出借方在劳动手册出借的过程中找到了工作,需要上交劳动手册,但因为手册不在自己手上,并跟别人签订了限定租借时间的合同,“讨要是个很麻烦的事情”。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祝玲 周柏伊   编辑: 张恒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