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北大原副校长:现今不需太多钱老般杰出人才
2009年11月12日 05:47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

接到钱老离世的消息时,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王义遒教授正在从哈尔滨赶往北京的飞机上。一路沉默的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几行字,“他(钱学森)有遗憾:我们没有出更多像他这样的杰出人才”。但是,“教育担待不起‘培养’杰出人才的全部责任。他期待一个时代,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后来,他把这篇文章以《钱老走了,呼唤一个时代!》的题目在博客上发表,点击量已过11万。

中国青年报:钱老晚年时最大的担心,就是中国创新人才培养问题。您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义遒:这不全是教育的问题,而是一个时代的问题。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学森这样特别杰出的人才。出杰出人才是我们对下一个时代的要求。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经济发展在世界都是一个奇迹,但我们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主要是农民,包括农民工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把经济推上去的。

中国青年报:难道不需要一个引领者吗?

王义遒:当然要,但主要是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领导人和经济创业者,不需要多少超常的人。普通老百姓就能创造这样一个时代。

解放后有段时间,中国发展非常快,“两弹一星”上天,大家都归功于西南联大教育,说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我对这问题还有另一种看法。西南联大的教育确实很成功,但最重要的是,他们这批毕业生成才时,正好是新中国成立,国家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需要人,这些人就都成了领军人物。这就是当时的形势要求。所以我的观点是,不要着急,形势到了,人才自然会应时而生。

中国青年报:那要等到什么时候?

王义遒:我们现在迫切需要一个新的时代。我想,再过20年,局面会有很大变化,会产生更多杰出人才。我们现在的经济已经发展到这个阶段,经济转型就要有比较多的创造性的东西,整个国家发展都需要创新。

中国青年报:在您看来,咱们现在的科技创新人才有多少能够处在世界前沿?

王义遒:可能还是比较少。我们在世界顶尖的领域里,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恐怕是整个氛围和环境的问题。现在不断有海外人才引进来,但目前的学术环境不改变,可能很难让他们自由地发挥长处。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人,实际上也是从欧洲或其他地方去的,但他们在美国就能够生根发芽。能把世界一流人才吸引过来,你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

相关新闻:

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

钱学森心目中的杰出人才是“帅才”

钱学森的人才忧思--专访钱老秘书兼学术助手涂元季

延伸阅读:

安徽11名教授就“钱学森之问”向新任教育部部长发出公开信

相关评论:

钱学森是创新学风“冒”出来的

从钱学森成功足迹看大师培养之道

调查

北大原副校长:现今不需太多钱学森般杰出人才

北大原副校长王义遒称,现在的时代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学森般的特别杰出人才。您是否认同他的看法?
  同意。
  不同意。
  说不清。
  用户信息  
  年龄:
 
  学历: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黄冲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