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广东公选新副厅上任已满月 尴尬如何称呼老同事
2009年10月23日 02:57南方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延伸

小平同志肯定广东

“当官不坐铁交椅”

26年前的春天,深圳特区蛇口工业区,一个叫乔胜利的年轻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参加了竞争上岗,并被选为蛇口工业区党委副书记,与“改革闯将”袁庚搭档。一时间,深圳蛇口“当官不坐铁交椅”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震动全国。

一年后,小平同志至蛇口考察。当听说乔只有36岁时,小平同志连声说好,“未来还得靠年轻人”。这是国内首例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后来的公选、竞争上岗、遴选等一系列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均由此衍生。

■启示

不选“马谡官”

不亏“老实人”

近年,各地掀起“公选热潮”,引发了一些担忧:选出来的会不会尽是些“能说不能干”的干部?“老实人”会不会吃亏?

李源潮在长文中专门强调,要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竞争性选拔干部方式。按照“干什么、考什么”原则,真正考出干部的基本素质和实际能力。把考试和考察更好地结合起来,全面准确地了解干部的德才表现和工作实绩,防止凭印象起用夸夸其谈的“马谡”,让“老实人”有被大家了解认识的机会。

如何避免提拔“马谡式干部”,让“老实人”不吃亏?广东的公开遴选作出探索。

这次遴选经过了预告和资格审查、民主推荐和素质测试、确定综合测评人选、综合测评、确定考察对象、公示与考察、酝酿协商、决定任职人选等八大程序,解决了个人素质与群众公认、组织意图相互协调统一的问题。

干部的评价还是比较公道。“公选是机会加运气再加能力,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以后要加强学习,提升自我能力。”一位老处长说。

遴选的结果显示,得到提拔的38个干部,相当部分未满40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硕士、博士。此外,这次遴选也是对省直部门干部的一次大抽查,既提拔了一批干部,又发现和储备一批干部,在干部群体中形成比学习、比工作,转变作风、提高效率的好风气。

<< 上一页12下一页 >>
老实人   干部   公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周志坤 陈枫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