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像学校的这种教育,还有这种社会的对于科普的这种普及的一种教育。我们也看到有评论说,别让看日全食跑偏了,因为在这个过程当中,有许多商业的活动,比如说坐飞机从成都到上海进行逐日活动。我们特别今天观察了一下,有很多评论,有一种说法说,比如说实际上日全食在成都是9点11分13秒出现,上海是9点36分48秒,而两地之间是1600公里,要飞两个多小时,实际上在空中能多看十几秒钟,觉得实际上这样的一种做法不外乎是一种商业操作,并没有实际起到普及推广的作用,像这样的一种质疑您怎么理解?怎么来看?
徐善衍:
实际上这种商业炒作是缺乏对日全食的科学知识的一个理解,坐着飞机能够把看日全食的时间延长,实际上延长不了多长时间的。炒作无非是,我看这里面有一个炒作单位的经济利益的问题,追求这个事情,这种商业炒作,我认为对科普的宣传来讲,这个项目,这种炒作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因为大家坐着飞机看,达不到他要追,长时间观看日全食的效果,让一些人感到上当了,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我想这个效果是不好的。
主持人:
但总的来看,应该说我们这次观看日全食盛况空前,人非常的多,这么多人来讲,我们想可能不都是主观上要对自己进行科普,很多可能是看热闹,或者完全是一种兴趣,这是客观上导致很多人来看,我们在科普方面来讲,怎么能够把人们客观上的这样一种热情和我们自己主动的想进行科普的实际的一些操作结合起来?
徐善衍:
今天我看到一些媒体报道,对观测今天的日全食盛况空前,很多观众抱着很大的兴趣投入这项活动,我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科普工作的工作者,也感到很高兴。因为在我们开展科普工作中,历来有个说法,兴趣是接受科学、接近科学、热爱科学的第一个老师,或者是进入科学大门的第一个门槛。所以借着观测日全食这个机会,能够把大家的兴趣调动起来,以此为契机,更多地开展一些经常性的科普工作,我想这是一个有意义的事情。但不要一是一,日全食观测作为一项活动就了了,能够使我们从事科普工作的各个单位、各个学校,能够对面向各类广大公众,青少年也好还是成年人也好,进行一些科普工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能够总结这次观测的一些经验也好,教训也好,或者从这为起点也好,能够把这个工作长期地做下去,因为科普工作是个长期的一项事业。
主持人:
从这个科普的角度来讲,刚才我们在做这个节目的时候,大家也在想,很多人参与到实际的观测过程当中来,在短短的将近6分钟的时间,是一种6分钟现象,在这6分钟之前,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商业机构的参与,包括政府的出于一种推动的这样一个做法,发出相应的通知。6分钟之后,下一步我们应该在哪些方面来做工作?
徐善衍:
我想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的关注点应该在6分钟以后,如何把这项工作,把科普工作能够长期坚持下去。
应该说这6分钟是吸引公众从关注天文现象开始,天文科学开始,这种现象对我一个触动,使我想起来人类的科学的发现,人类的科学文明的进步,应该说在一定程度和意义上讲是从天文学开始的。比如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屈原提出的天文,就是诸多的天文现象迷惑不解,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后来应该说人类的文明进程,近代科学的发现,近代科学的出现,应该说也是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说,1543年发表天体运行说,也是天文学揭开了一个新的篇章。
主持人:
我想起来温家宝总理在和同济师生会面的时候,引用希腊先哲的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关心脚下的人,那他们没有未来,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希望同学们能够经常仰望天空”,这句话可能是一语多关,但是也提到了,应该培养国民的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
我们从现在来看,我们所提到的科学素养包括哪些方面?怎么来培养?
徐善衍:
科学素养,现在国际上通行提法,主要体现在这么几个方面,一个就是要公民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知识的多少,素养高低,这是其中一个方面的衡量尺度。
再一个就是了解、把握科学发现的过程,这里边包括掌握科学发现的方法、科学的思想,包括弘扬科学的精神,你是不是具备,单纯知识不行,因为掌握知识毕竟是有限的,你善不善于自己去学习,自己去探索。
再一个素养很重要的就是了解科学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正确地应用科学,以及掌握应用科学技术的技能。
主持人:
实际上科普来讲需要人,需要钱,需要一些政策。比如说刚才我们从短片当中提到的霍金是一个科学家,我们大家也知道他在科普方面起到了一个很大的作用。
但是反过来我们现在的社会当中,我想包括徐先生您,好像您是从事科普的,在国内也不会像霍金那样有名声,很多人在进行科普的过程当中,怎么样能够使这些人真正的在社会当中来实践他的做法?
徐善衍:
应该说,2002年我们国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这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据我知道还没有什么《科普法》的,《科普法》的核心精神就是让全体公众能够接受科普教育,同时越来越多的公众也从而能够参与科学的传播和普及,就是你是这方面的工作者,你也是接受教育者。
编辑:
黄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