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支持大型企业跨国并购
2009年07月06日 07:38全景网络-证券时报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针对各国普遍关注的贸易保护主义问题,易小准列举WTO最新数据称,去年全球40%的反倾销行为、70%的反补贴行为都是针对中国的。今年一季度,全球新增反倾销、反补贴行动同比增长了18.8%,其中超过三分之二涉及到中国产品。对此,易小准呼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贸易复苏就步履维艰。各国要坚决防止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出台,即使WTO允许的政策也要慎用。

易小准还表示,中国近年来推行的贸易多元化策略已经收到很大成效,目前中国与非洲、中东、中亚、拉丁美洲的双边贸易额已经翻了几番。金融危机结束后,中国同主要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双边贸易有望得到更大发展。

郭庆平:改革现行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

本报讯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郭庆平日前在2009年全球智库峰会上呼吁,要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促进美国经济回归平衡。

郭庆平说,美国经济低储蓄,高消费导致其严重失衡,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仍然可以持续维持经济运转,原因主要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得到加强,美国可以采用发行美元、美元债券和美元金融产品的方式向全世界借债,从而维持美国经济的运转,维持居民高消费,维持政府部门的赤字,维持经济繁荣,使不受约束的美元成为世界主导货币,影响了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

他表示,目前国际货币体系主要由两个重要方面来决定,即美国为核心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相互依存相互得利的资本流动关系。在这种制度下,中国和其它新兴市场国家可以保持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并维持较大顺差,同时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逆差国能以借贷的方式完成资本回流,支持本国居民的消费。然而在当前全球危机下,这个制度屡显缺陷,问题太多。

郭庆平指出,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需要反思如何约束美元、如何对国际金融交易进行监管等问题,需要改革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使其能反映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世界经济格局,能够适应未来国际经济和金融不断发展的需要,实现各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权利与义务的均衡。

祁斌:中国应增强国际金融监管话语权

本报讯 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主任祁斌日前在2009全球智库峰会“金融安全分论坛”上表示,未来国际金融监管将是不断加强合作,加强对话,增加互相的了解,加强协调的局面;对中国这样的国家,像很多新兴市场一样,可以做两件事情。

一是中国要参与这个过程,增加自己的话语权,参与到规则制定过程中去;二是要加快改革和发展,加快自身的竞争力,因为国际合作中实力是最重要的。

祁斌说,要建设全球统一的监管体系道路漫长。原因之一在于全球各个国家市场差别太大,市场完全不同,以市场发达程度来说,像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金融衍生品有几十种,具体分类有几万或者几十万种,而我国的发展情况很落后。美国发展是自下而上自我演进的模式,是放任自由、逐渐加强监管的过程,而中国是推进开放的过程,情况完全不同,适用的标准也不同。

原因之二是大家的出发点、利益、目标是不同的。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除此之外利益都是不一致的。2001美国出现安然事件之后就出台了萨班斯法,使得在美国上市的吸引力削弱了,导致很多企业到欧洲上市。国际金融体系的过程也是这样的问题,也会不断合作,不断出现问题,不断进行调整,这是非常漫长的路程。

本版撰稿

贾壮 许岩 周荣祥 郑晓波

<< 上一页123下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郑晓波   编辑: 霍吉和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