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性耿直的范典史哪能受得了这种气,他亲往京城鸣冤告状。事情告到东厂,“提督东厂”尚铭一听是告覃力朋,吓得不敢接案子。范典史便告到西厂,汪直权衡了一下,觉得是个出头的好机会。接下案子后,汪直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在放出舆论的同时,真的派人到南京逮捕覃力朋,押解到北京,关进了西厂的大牢。
朱见深知道了这件事后,不仅没责骂汪直“造次”,反而更加觉得汪直忠心耿耿,能替皇上摘奸除恶。覃力朋后来使出浑身解数,终于让朱见深开恩免了一死,但官却丢了,一张老脸更是丢尽了。
覃力朋案后,朱见深对汪直的宠幸达到极点,而汪直的气焰也更嚣张,认命锦衣卫百户韦瑛为自己的心腹,“屡兴大狱”。
当然,汪直虽然骄横,但是如果官员凑巧讨得他欢心,靠着他升官发财也是有可能的。
例如,《皇明世说新语》中记载,汪直每到各府县,当地官员都出城几里跪着迎接,挖空心思地招待他。一旦汪直对这些官员不满意,就会问人家:“知道你头上纱帽是谁家的?”话语间隐藏的潜台词显而易见。
有一回,汪直得到一个搞笑的答案,被问的县令居然回答:“某纱帽用白银三钱,在铁匠胡同买的。”面对这个看似大不敬的回答,汪直大笑,并没有责怪那名县令。
关于汪直的优点,在《明史》的《杨继宗传》中,也提到过。杨继宗是成化年间“天下四大清官”之一,他在担任浙江嘉兴知府时,削减百姓赋税,为官清廉,很得民心。有个太监路过嘉兴时,杨继宗送给他菱藕和历书,太监却非要金银财宝不可。杨继宗于是发公函取出库金交给太监,但要求来人签名盖章再领钱。太监自然落荒而逃。后来,杨继宗进京拜见皇上,汪直派人去表示想和他见面,他却拒绝了。汪直当时是皇帝的大红人,别人都是想着法子送东西巴结,杨继宗却连见一面都不肯。对杨继宗这样的人,汪直也很钦佩。后来,朱见深问汪直:“进京来拜见的官员中谁最廉洁?”汪直老老实实回答说:“天底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人!”有了心腹太监的这话,朱见深更加笃信杨继宗的清廉了。
杨继宗后来升为浙江按察使,上任后得罪了不少人,朝中有人向皇帝说他的坏话。朱见深反问:“你说的是不是那个不私一钱的杨继宗?”杨继宗因为汪直的信任,避免了一场不必要的纠纷。
而其他的官员,只要讨得汪直欢心,“遂得晋升工部户部兵部侍郎,时有谚云:'都宪叩头如捣蒜,侍郎扯腿似烧葱'。”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石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