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警卫曾搂着毛新宇痛哭
解说:如果说六岁之前对于爷爷的记忆都是比较模糊的话,那么随之而来发生的一系列事情,都使毛新宇与爷爷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
毛新宇:就是1977年,那时候我爷爷去世还不到一年,我父母大概带着我到哈尔滨去度假吧,夏天。这个时候就在哈尔滨在休息的时候,然后工作人员就报告,说有一个主席生前的一个警卫要来看我们,但是当时我父母都在午睡了都休息了,那他们说,那就让这个主席的孙子去见他也可以。这是我一辈子,七岁,印象最深的事。我一见到我爷爷这个警卫,他的那个反应,他见到我的时候表达的那种感情和反应,确实我现在回想起来,全能理解,我也很感动。但是当时他这个举动确实把我吓坏了,吓了一跳。
许戈辉:因为你才七岁的一个孩子啊?
毛新宇:因为我才七岁嘛。
许戈辉:他有多大年纪那时候?
毛新宇:他大概有五十多岁了,五十多岁对一个七岁的,那时候。当时工作人员把我领进去,跟他介绍,说首长都在休息,你等一会。说这是主席的孙子,毛主席的亲孙子。当时我记得他的反应,听了这话很激动,马上就站起来,然后很快的速度跑到我面前。因为我七岁个子没有多高嘛,他一下子就把我搂在怀里,然后就放声地大哭起来。当时我确实一下给我弄蒙了,我说这个人为什么要抱着我放声痛哭呢。后来我母亲就很好地给我讲,说爷爷这个人很伟大,这个身边的工作人员都对他很有感情,说这个爷爷身边的人,把这个感情倾注在你身上,你应该很珍惜的。所以我觉得,这个随着我的年龄长大,随着爷爷离开我们的岁月越来越久,我就对他老人家感情也越来越深,越来越崇拜他老人家。
毛新宇:被母亲严格管教 不能淘气
许戈辉:作为伟人的后代,我刚才听你那样讲,我也特别能够理解你是在一种什么样的环境下在成长。但是我想知道,像这样的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会不会给一个小孩子带来比较大的压力?
毛新宇:是的。
许戈辉:比如说你就不敢淘气了。
毛新宇:那是不能淘气。
许戈辉:一想我做这事,人家说,哎呀,这是主席的孙子。
毛新宇:反正我母亲是对我要求是非常严的,因为我是主席孙子,也不允许我调皮闯祸。
许戈辉:怎么个严法?她都怎么样管教你?
毛新宇:我小的时候啊,那是真的。如果我要是,就是学这个功课,就是不管是文科、理科或什么,如果我在学校里就是出现跟学生,有时候要是,不要说打架了,就是说逃学呀,或者是你说的那种恶作剧,制造麻烦,或者我功课不好,我可以不瞒你,我母亲是动手打我的。
许戈辉:你怕吗?
毛新宇:其实我家里我最怕的就是我母亲,但是我现在完全能够理解我这个伟大母亲她的做法。我觉得我母亲,她觉得把我培养成人、培养成才,作为一个母亲,她肩上的压力、担子太重了。
许戈辉:我听说她从小就让你背诵毛主席诗词。
毛新宇:对,是的。
许戈辉:你会背多少首?
毛新宇:你看我从五岁背,一直到我,我到我小学四年级,到十岁我还在背。我母亲从我五岁到我十岁,公开发表的我爷爷诗词,全部的我都能背下来。
许戈辉:到现在还都记得吗?
毛新宇:现在还记得。
许戈辉:你自己最喜欢的呢,是哪一些?
毛新宇:我现在回想起来啊,我最喜欢我爷爷的也就那么两三首,其中有一个,我记得我背得最难的一首,我母亲甚至都不让我吃饭喝水,都要我背下来的,《沁园春·雪》,当时我觉得这个最难背,我也最不想背,但是我妈非得死活让我弄下来,把它的攻下来。
许戈辉:对,对一个小孩子来说这个是很难啊。
毛新宇:我就不理解,现在想想呢,就是说,现在很多人对我爷爷的作品,都喜欢《沁园春·雪》,觉得它大气磅礴,既赞美祖国河山,又评点中国历史,确实很好。
毛新宇:在中南海读毛泽东历史书批注
解说:在毛新宇看来,“行万里路”是父母教育他的独特方式,从八岁一直到上大学,他几乎去过了所有毛泽东战斗过的地方、所有的革命老区。渐渐地,从小背诵毛泽东诗词的毛新宇开始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最终进入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学习。
许戈辉:我听说爷爷的那个,批《二十四史》,你也是第一个读者,而且还是在中南海里边读的是吧?
毛新宇:我有一次有幸有机会呢,在1986年那次,我母亲给王震,带着我去拜年,拜年呢,本来没想在王震爷爷家坐太久,就想拜个年,寒暄一下嘛,就到其他领导家。王震爷爷比较喜欢我,然后就把我跟我父母都留下来,然后跟我聊历史,谈《三国》。
许戈辉:1986年你才15岁啊。
毛新宇:16岁。我对《三国》知道一些嘛,他跟我谈过曹操屯田这些事,我当时还不太懂。后来1990年那个时候,我那时候已经20岁了,后来在珠海,那时候王震爷爷也在那儿过春节,又一次去看到他,然后他说,你想不想去看这个爷爷批注的《二十四史》,我说想去看看。然后王震爷爷就很重视,然后他的秘书跟中南海的,那个中办打了招呼就说,他就说我可以去中南海丰泽园,爷爷的书房,去看老人家的批注。哎哟,我那时候看爷爷读的那历史书太多、太厚了,很高很厚,各种各样的历史书,除了《二十四史》以外,还有什么《资治通鉴》什么的,凡是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古装书,爷爷都看过。那么我印象最深的,我爷爷读的最多的历史是什么呢,一个是“楚汉之争”,就是刘邦、项羽。另外一个就是对《三国》那部分,《三国》那部分老人家这段历史是非常钟爱、研究非常多的,批注也很多,其中有很多军事的,比方说像这个后来刘备、孙权打仗啊,包括火烧赤壁、官渡之战这些,可能老人家都把他那些,他的那些军事实践、那些思想都融入到这个历史之中了。除了《三国》以外,我看老人家对《唐书》啊、《宋史》啊,那些方面都很重视,都有详细的批注。那个时候我就说,给我印象就是感觉到爷爷读书是很认真也很严谨的,非常严谨。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