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改变命运
在1968年上山下乡的洪流中,蒋大为跟随着张佩君,颠簸在开往内蒙古的知青专列上。
“在火车上的时候很热闹。火车开动之前,父母送的时候,大家都哭天抹地的。等开车了,大家都是同班同学,都是一些年轻人,就觉得还很开心。”蒋大为说。
天津—辽宁—吉林—内蒙古,白城—乌兰浩特—科右前旗,两天的奔波,蒋大为等人到了插队的地方,生产队派人赶着牛车马车来接他们。
9月的科尔沁大地上,已经是荒凉一片。开始感到新鲜的知青们沉默了,女知青用毛毯蒙住头,哭了。
“现在想起来,(那段生活)都不知道怎么过来的。”蒋大为说。
等待他们的是艰苦的生活。
知青住上了“三间房”,左边一间,右边一间,中间是炉灶做饭。
冬天很冷,知青不懂,夏天要把冬天烧的柴火准备好,有一些柴火被邻居的猪东拉西扯,最后没有了。
“夏天还好办,冬天没有柴火,全都要自己到大山里去搂,在雪地里搂柴火。”蒋大为说,很少的一点柴火,只能维持做饭。
知青们为了节约柴火,只能依靠做饭时烧热一个炕。晚上,男孩子挤在一个炕上,女孩子挤在一个炕上。
知青们学会了种玉米、谷子、高粱,学会了铲地、松土、除草……
“每天早晨起来就上庄稼地,回来以后已经累得什么都不想干了。吃饱了饭,没有电视,也没有收音机,大家最多坐一起聊聊天就睡觉了。第二天天一亮又干活了。”蒋大为感慨万千,“现在想起来是故事了,但当时真是……”
“很留恋很怀念那时候的生活。比如说,我们那些小伙伴之间的感情,相依为命,当时我和我爱人没有结婚,实际上也是相依为命,因为那个时候谁也离不开谁,只有团结起来才能生活下去。”蒋大为说,当时自己尽管年轻,但是好像没有志向,没有任何想法了,就想在这儿安家立业,开始当农民了。
“我一生当中,特别是现在,总有一种感激的情怀。我觉得人生当中,有好多人对我有过帮助,有名的,无名的,有你认识的,有你不认识的,还有你根本就不知道的人,在暗暗地帮助你。”蒋大为的感慨来源于他的命运转折。
一天,蒋大为和张佩君正在地里种黄豆,生产队来人找他:“大为,公社来电话了,让你俩去一趟。”蒋大为问什么事儿,来人说不知道。蒋大为和张佩君走到公社,发现找他们的是两名军人。
“你俩会唱歌?”军人问。
“还能唱。”蒋大为说。
“那你给我唱几句。”军人说。
蒋大为唱起毛主席语录歌,一首歌还没唱下来,军人认可叫停。
“会唱样板戏吗?”军人又问。
“会唱。”蒋大为和张佩君分别唱了样板戏选段。
“你俩回去吧,回去听信吧。”军人说。
蒋大为和张佩君这才知道了事情的原委:一位天津知青在火车上看到一些军人带着乐器,就问:“你们是不是宣传队的?”当得到肯定回答后,这位知青说,我们天津有个知青唱得特别好,叫蒋大为。被问的人正是吉林省森警宣传队队长,他问:“这个蒋大为干啥呢?”这位知青只是说蒋大为大概在那儿插队。结果,宣传队队长找来了。
“把我放到骑兵部队里,为什么我后来写《骏马奔驰保边疆》,我就是在那儿骑了3个月的马。”3天后,宣传队队长拿着军装来了。蒋大为和张佩君开始了军旅歌唱生活。
“其实就是这位知青,热心肠的知青,他很热情地介绍了我,那么我的命运就是转折。其实这个知青,我到现在可能都不知道他是谁,也许他是一个笑话,也许是一个热情,就改变了我的命运。”蒋大为心存感激。
歌声传遍全国
在部队的6年生活,让蒋大为走向成熟。
“我们是拳打脚踢,像我,唱歌是主业,然后还要创作,我是创作组组长,然后还要参加集体舞,你得给人陪衬呀。”蒋大为每年和同事们有半年吃住在连队演出,其他时间在宣传队排练新节目,参加一些大的演出活动。
让蒋大为记忆最深的,他们常年到林区,为林业工人和森林警察演出。有时他们扛着行李到长白山上,给山上为数不多的几个林业工人去演样板戏。
“巍巍群山红旗扬,茫茫林海把赞歌唱……”1971年,蒋大为出名得益于他作曲并演唱的这首《采伐工人心向党》。在那个样板戏和语录歌遍布每一个角落的年代,一首新歌无疑让人振奋。
“感激批评我的人,感激那些笑话我的人,就因为他们批评我笑话我,看不起我,我产生了动力,我成功了!”在演唱道路上,蒋大为有很深的思悟。
1975年12月4日,蒋大为调到中央民族歌舞团,6日,他被安排参加演出。
“当时我什么都没有,挺难为我。”没有人给蒋大为伴奏,他被迫到团外找来一个手风琴手,渡过了难关。
“没想到我一上去就火了。”蒋大为的演出被放在上半场的最后,这个压轴给他很大的压力。在8日的演出中,蒋大为被放在了全场倒数第二的位置上,一直保留多年,他的实力日益凸显。
“蒋大为这种唱法,最多唱不过3年。”团里有人说他。
“我怎么才能不唱3年,我要唱30年、40年、50年、60年。”蒋大为在不断问自己,在不断研究声乐,不断提高自己。
“这么多年来,我就因为这些人老想看我的笑话,我就不能让他们看我的笑话。”蒋大为笑谈。
《牡丹之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等一批脍炙人口的歌曲,让蒋大为扬名全国,甚至国外。
前些年,蒋大为到日本访问,一下船,一位老太太在人群中寻找他。
老太太拿出3张画片送给蒋大为,一张是印有他照片的磁带封面,一张画着北国白雪,抄写了中文《北国之春》歌词,还有一张画着牡丹,上面抄写了《牡丹之歌》的歌词。
第二天,蒋大为发现老太太在餐厅等他,“她就坐在那边,对面就看着,也不说话。”
“结果我们发现,我们住哪个酒店,她就住哪个酒店。我们一共是半个月,她天天跟着,天天走到哪儿跟到哪儿。”蒋大为说。
回国时,老太太站在船下送行,虽然没有言语。
“其实是音乐的魅力,我们也没有语言的沟通,就是音乐打动了她。”蒋大为说。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张泊寒
编辑:
刘延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