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作家张承志与“红卫兵”名称的由来
2009年10月27日 09:47凤凰网专稿 】 【打印共有评论0

凤凰卫视10月16日《腾飞中国》节目:1966纪事之红卫兵诞生

何亮亮:红卫兵运动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初期,重要的代表性事物。1965年的形势,使北京清华附中的部分中学生相信,党内出现了修正主义,教育制度已经变质了。1966年5月下旬,学生们展开了对清华附中党支部的批判,认为党支部完全落后于文化大革命的形势,犯了路线性、方向性的错误。

校党领导在清华大学党委的指导下,已经内定了若干人为反动学生,准备开除他们的团籍,并向公安部门报案。但是不久呢,传来了毛泽东5月7日给林彪信中一段涉及教育界的话,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

受到鼓舞的中学生王铭和张晓宾,写了一份文件,题目就叫做《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党支部的资产阶级办学方向应当彻底批判》。1966年5月28日晚,激进的学生核心成员在宿舍楼酝酿统一署名。

那么当时高二的学生,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张承志,他在批判《三家村》的时候呢,就和同组的一个同学写了一份大字报,署名是“红卫兵”,意为保卫毛主席的“红色卫兵”。5月29日下午,各班激进的骨干分子开会,决定成立一个秘密组织,正式通过了以“红卫兵”作为一个统一的名称,5月29日就成为红卫兵的诞生日。

6月1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了北大聂元梓等7人反校党委的大字报,红卫兵骨干就在6月2日贴出了,第一张以“红卫兵”名义署名的大字报,《誓死保卫无党阶级专政,誓死保卫毛泽东思想》。引用毛泽东的话作为开山的大旗,“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红卫兵又陆续贴出了大字报,《革命的造反精神万岁》,《再论革命的造反精神万岁》,《三论革命造反精神万岁》,并且托江青带给了毛泽东。

毛泽东认为青年学生是推动“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展的突击力量。8月1日,他亲自回信给清华大学附中的红卫兵,认为他们的行动说明“对反动派造反有理”,向他们表示“热烈的支持”。同时要求他们,“注意争取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们”,“最高指示”迅速传遍了全国。

红卫兵组织在全国各地,首先是在城市的大学和中学,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共青团组织就瘫痪了。红卫兵先在学校停课闹革命,冲击学校的党组织和教师,那么然后杀到了社会上,开始“破四旧,立四新”后来呢,又开始冲击地方的党政机关。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