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赴新疆知青熊昌金:我的新疆莫索湾情结
2009年11月12日 12:01凤凰网知青 】 【打印共有评论0

四、紧张的三秋

莫索湾位于天山北麓准葛尔盆地古尔班通古斯沙漠南缘,始建于1957年,全场总面积有306平方公里。当我们来到的时候,已经是具有一定规模的国营军垦农场了,前后有很多批全国各地的支边人员参加了农场的开发和建设;我们的到来,无疑给这里增添了一批具有活力的生力军。

当我们一行40名青年男女分到一营一连后,受到了连领导和全体老职工的热烈欢迎。安顿下来后,如同到了家一样倍感亲切。4-5人一间宿舍,床用土坯一垒,上面铺上玉米秆,厚实又柔软,没有电灯,窗台放一盏煤油灯就是照明。为了写信或者看书,每个人床头用墨水瓶做了个小油灯,早上起来,几乎人人的鼻孔都是黑的。时间长了,环境适应了,人也熟了,我们也进入了农场职工的角色。

对于我们的首次考验,就是投入到紧张的三秋工作(秋收、秋耕、秋种),每个连队总共300-500多人,种着几千亩地,有棉花、玉米、小麦等,虽然是机耕、机种、机收(小麦),但有很多事是靠人工完成的。特别是棉花,从种到收要投入很多的人工,还有砍玉米,掰玉米等工作,劳动强度都很大。农作物的季节性很强,只要熟了,你不抓紧时间收回来,它就会烂在地里,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从大城市来的我们这些青年男女,最大的只有20岁,最小的也只有15岁多一点,刚开始不懂得这些,只知道苦和累。天刚刚亮就起床,收工回到连队天已是黑黑的了。,劳动带着竞赛性,每天早上,统计员就在地里用铁喇叭公布昨天的劳动成绩,前几名地头插上了小红旗,成绩落后的虽然没有插黑旗,但是也觉得脸上无光。所以争先进,不落后,成了每个人的劳动目标。为了多干一点,吃饭也在地里草草了事,口渴了也只是等水送到跟前才赶着喝两口,因为地很大(一般长1000米,宽600-700米)有时饭来了,来不及去拿饭碗,就用玉米盒子(掰下玉米的壳子)装菜,玉米秆子当筷子,有人还戏称这叫做“金碗玉筷”。浇水的在地里把铁锹在干沙地里擦一下(长时间的劳动铁锹又亮又光)就当碗来盛菜,柳树枝当筷子,就地取材,一餐饭就这样如此简单,匆匆吃完就干活。地里的活好像老也干不完,几十个人撒在地里几乎看不见人,这块地里一点,那块地里一点,恨不能把一个人分成二个人用。三秋期间,实行大休,每十天才休息一天。大家真想停下来休息一下,睡睡懒觉,写写家信,逛逛场部,到商店买点小东西,休息的那天,就成了我们大家最快乐的节日。

三秋虽然很紧张,大家的情绪都是很饱满的,收工回连队已是天黑了,大家抢着打点热水洗一洗,赶忙又到食堂买饭,匆匆吃完後,休息了一下,就要整队到连部礼堂开大会,听连队领导讲评当天的工作和布置第二天的任务,虽然很累,但大家难得在忙了一天后在此见见面,谈谈感受、体会,觉得是一种很好的放松,所以唱歌拉歌显得特别有劲,真是年轻人,有颗火热的心。

五、连队生活

进入十一月份,紧张的三秋终于结束了,连队放假休息两天,并给全连职工会了一次餐。难得的放松,难得的假,经过一个三秋的磨练,我们晒黑了,也变得壮实了,大家融合在老职工里敞开来吃,男青年也学着喝起了酒,并划起了拳,“哥俩好呀、五魁手呀……”,兴奋的心情溢于言表。女青年也一改往日的秀气,大块地吃着肉,吃的那个香啊,让站在旁边看的人都流口水!饭后之余,还和老职工举行了一场篮球友谊赛,比赛的结果并不重要,高兴的是,大家参与了,相互之间加深了了解。接下来大家逛逛场部,会会老乡,一个多月没见,真有说不完的话,照个相,留个影,记下我们青春的友谊,照相馆生意出奇的好,还有的给家里写回信,给家人汇报在这里的生活心得……两天的休息很充实。

天气一天天冷了起来,虽然说三秋结束了,但还有很多收尾工作要做:玉米脱粒、粉碎玉米秆给牲口准备过冬的饲料、剥棉花桃等。但相对来说要轻松一些。但在入冬之前,我们还是接受了一次突击任务――修大渠。一营的几个连队一字排开在几千米的大渠上,彩旗飘飘,锣鼓阵阵,各个连队展开了竞赛,你挑战,我应战,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劳动热情异常高涨,晚上没有回连队,睡在临近连队的菜窖里,女孩睡在附近水管所的房子里,晚上虽然很冷,但大家挤在一起,也就不觉得冷了,一个星期的任务,我们提前二天完成了。

听老职工讲,新疆的冬天是很冷的,搞不好手都被冻掉,我们这些南方来的人,真还不知道这第一个冬天是什么滋味,所以大家作了充分的准备,除了厚厚的棉衣、棉裤外,还买了棉帽、大头鞋、毡袜、手套等,经过这一打扮,姑娘小伙一下变得“胖”了很多。当第一场雪下来的时候,我们异常地兴奋,也领略了天气的寒冷,在零下30多度的气温下,真是滴水结冰,呵出的气马上就结成了霜,头发眉毛都白花花的,鼻子吸气的时候感觉酸胀酸胀的,在房子里洗个头,出门倒水,只五六米的距离,进屋就觉得头发变硬了,一折就可以断,好在是房子里烧了火墙,室内温暖如春,里外竟有40多度的温差。新疆比较干燥,出门时只要穿戴好了,感觉不象南方那么湿冷,新疆的冬天也不是那么可怕的。

快过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一个春节在外面过,这对当时我们还不是很成熟的男女来说又面临一次考验。领导为了安慰我们,举办各种活动让我们大家高兴,座谈会、到老职工家做客、到宿舍和大家一起包饺子,排文艺节目……丰富多彩,用心良苦,在“家”的氛围中,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家,表演着各自家乡的小节目,有山东快书、河南豫剧,我和程文、程鑑、苏家宝用武汉方言表演了一个“三句半”,我们三个都蛮怀(差),唱不到也跳不起来,说“三句半”还差一个,我来……活泼新颖的表演形式,风趣幽默的开场白引得大家开怀大笑,最后评比,我们还得了个优秀奖。就这样,我们愉快地度过了离家后的第一个新年!

过完年后,我们分到一连的40人根据工作的需要,先后有人调到机耕队学开拖拉机,有的调到工厂当了工人,也有的去了医院当了白衣天使,还有的调到三尺讲台,当了一名光荣的教师,有的到了宣传队,还有的当了会计……等,连队的人继续从事着农田里的工作……,我和杜群智三月份离开一连,到了面粉厂当了一名工人。我们在连队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那一幕幕的劳动场景:拉沙,压耙、浇水、平整土地,修毛渠及定苗、夏收……等,那刻骨铭心的经历却让人终生难忘,连队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也是令人愉快的。

六、情系莫索湾

调到面粉厂,对于我来说是换了一个环境的磨练,说是一个工厂,实际上是一片空白。因为当时兵团只有石河子一个面粉厂,各团场把麦子玉米运去,再把面粉拉回,专门要用几辆汽车运,这在当年汽车不多的情况下是个很重的负担。解决一个团场三万多人的吃饭既费时又费力,有时还难得保证供应。师部领导为了解决几个团场吃饭问题,,所以决定在安集海、莫索湾建二个面粉厂。

三月中旬的石河子,冬去春来冰雪消融萌发着春的信息。我们的心也如同春的到来充满了活力。大家纷纷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信任,认真把技术又快又好地学到手。石河子的条件比农场优越多了,宽阔的水泥马路,川流不息的汽车,来来往往的人流,明亮的电灯。当走进自治区第一流的面粉车间,楼上楼下地跑着,感觉又回到了城市。我被分到了四楼的平筛工序,师傅叫丁桂芳,对人严格又亲切。还有一个就是早我3天支边的武汉战友陈安,他一来就分在了联合加工厂面粉车间已经工作半年了,我也将他看作师傅。我们在一起上班也曾住一间宿舍。同班的还有武汉战友周建。有了他们的帮助,我学习的条件比别人优越多了,生活也方便多了,通过他们我还结识了在石河子工作的其他战友。在石河子的学习虽然只有6个月,但可以说这是我走进社会进步最大的半年。

三月份我们到石河子培训时,厂房还没有开始盖,等八月份回到莫二场,厂房还没有完工,我们自己打土坯,边盖宿舍边等机器运来。这期间,住在帐篷里,白天烤得人如同在蒸笼里,,晚上不知觉地当上“团长”。进入十月中旬,机器陆续运来,因要求在新年里吃上我们自己磨的面粉,大家日以继夜地开始了安装工作,因为筛子升降机外壳及磨面流程的溜管都是木制的,现场是不准生火的(锅炉还没有安装好),而六六年冬天又特别冷,最冷达到了-43度。为了安装的准确和灵活,又不能穿的特别多,寒冷的感受可想而知。因为冷,大家上下跑,拼命地干活,以减轻冻得麻木的手脚,领导为了不冻伤大家,在车间的一楼空房里生了二个大炉子,派专人负责,这样才解决了一点取暖的问题,经过二个月的奋战,机器安装调试好了,在一片庆贺声中磨出了莫二场自己生产的第一袋面粉。

生产正常后,我们开始了三班倒,和连队相比,我们就有了相对正规的工作时间,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也有了机会到几个连队老乡那里串串,他们休息了也经常来我这里,这样我就比别人多认识了好些人。有时来的人数多了,定量的饭票出现了饥荒,难免要找司务长求援给点“特殊照顾”。

时间一晃过了三、四年,在全国都处于“闹革命”的非常年代,我们这些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觉不自觉地分成了两派,也受到了运动的“洗礼”,从中得到了锻炼和考验……

年轻人的心永远是躁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在生活中相互照顾,在接触中增加了了解,在更深的交往中产生了爱。有原来的同学变成了爱人,有相互的介绍谈起了恋爱,有穷追死缠娶了媳妇,有上海的、山东的、河南的。四川的……更多的还是从武汉一起去的。结婚生子组建家庭,过起了和常人一样的普通生活,播下了种扎下了根。

莫索湾的生活,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回忆。昨天的经历如同电影,又一幕幕展现在眼前。农场人的质朴至今令人向往。整齐的房子各家门挨着门,谁家有什么事只要你招呼一声,就可以放着心敞着门去了。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大家可以分享。特别是小孩,在谁家玩一天是常事。吃饭的时候不见了孩子也不必急,那准是在谁家里遇上了好吃的。相互之间开个善意的玩笑,叫叫诨名,更是乐此不疲。什么“山东大葱”、“湖北么事”、“湖南辣子”、“上海阿拉”“安徽老母芝(鸡)”……叫得那么随意。年轻时的外号一直叫到了老,什么“和尚”、“刁子”、“稀饭”、“花子”······现在听起来还是那么亲切入耳,以至于叫起大名来都有点“别扭”。

年轻是幸福的,回忆年轻时的幸福往事使人们的心也年轻了。莫索湾这块土地,是我们用青春的热血和汗水浇灌过的,我们在那里留下的东西很多,而她给我们带来的也很多,很多……。

作者简介:

熊昌金武汉市十四中学1965届初中毕业生

1965年9月17日从武昌区报名支边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熊昌金   编辑: 刘延清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