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素质 怎么教历史? |
|
作为历史老师,翻译文言文居然会出错,敢问,这种历史老师是合格的吗?
|
|
讲到采石矶之战,虞允文为了鼓励武将时俊,说了一句:“汝胆略闻四方,立阵后则儿女子尔。”这句话的意思是时俊的胆略非常有名,但如果这次站在兵阵后方而不冲锋在前的话,我就把你看做妇女儿童!袁腾飞居然说:“虞允文向时俊承诺:‘这仗要是打赢了,你就是我儿子。’咦!你是我儿子,这不骂人的话吗?怎么还能拿来做鼓励呢?因为宋朝的武将地位特别低,虽然虞允文也就是个中书舍人,品级不高,但好歹是个文官,他愿意收时俊这个武将做儿子,是一种荣幸。”[详细]
|
 |
传媒为袁著设计的广告词很夺人眼球:“历史说得比相声还好”。拜读下来,略加归纳,他把历史说成相声的手段主要有两招。第一招,轻薄的嘲讽与低级的谩骂;第二招,夸诞的比拟与无聊的搞笑。在普及历史的过程中,确有必要进行通俗化的尝试与趣味化的探索。然而,袁老师骂明武宗“整一个傻叉”,再骂嘉靖帝与万历帝“又两个傻叉”,最后骂明熹宗以下“全都是傻叉”,这种不堪入目的言论假如要定性为增加趣味性,就太难了……[详细]
|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虞云国教授:袁著不止一次用到“玩意儿”一词,无一不充满贬义。他将其冠诸于书名,画龙点睛地凸现了对历史的轻佻与侮慢。对这样“史上最牛历史老师”,主流传媒或是请他上百家讲坛,或是为他的《玩意儿》首印20万册,还宣称由此“开启全民学史新潮流”。媒体赞同这种亵玩历史的做法,实际上与其有意无意地遮蔽某些历史的做法,是当前历史传承中最成问题的社会现象。[详细]
|
|
历史固然是残缺的,但这并不影响它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的完整;历史固然是不可客观复原的,但这也并不能完全否定它的合理的逻辑真实与近似真实。所谓近似真实,指的是在总体值得怀疑的史实面前,毕竟有一些细节的描述基本合乎历史本相,道出了客观的事实真相,这也是所谓司马迁“良史”与魏收“秽史”之间的畛域。所谓逻辑真实,指的是有关史实的记载,虽然存在着臆度,夸饰的成份,但是按照常理人情推度,似乎符合逻辑,基本能够成立。
|
正因为历史研究中存在着近似真实和逻辑真实,所以,我们多少可以缓解稀释面临历史的“真伪”问题时的深重困惑。一方面不至于迷信历史具有纯粹的客观真实性,另方面又不至于因怀疑历史的真实性而视历史为虚无,进而怀疑历史研究的价值。而会作出自己比较正确的抉择,以“戴着镣铐跳舞”的方式,尽最大的努力去接近近似的真实或逻辑的真实。不能因为历史中存在少量的虚假成份而否定整个历史,这不是一种科学的做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