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是罕见的古代书籍
据介绍,由北大历史系、中文系、考古文博学院的一批专家组成的“北京大学出土文献研究所”在对竹简进行了半年多的整理和研究后,已经初步确定这批竹简的内容和性质:它们都属于古代的书籍,而不是以往出土简牍中最常见的文书档案,可以说非常罕见,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我们因此也将它们命名为‘西汉竹书’。”朱凤瀚教授说。
整理组专家确定,竹书中含有近20种古代文献,大致涵盖了今天的哲学、史学、文学、文字学、医学等学科。
发现迄今最完整汉代古本《老子》
据介绍,竹书中最引人注目的文献当首推《老子》,共有220余枚竹简,近5300字。这是继马王堆帛书本、郭店楚简本之后,出土的第三个《老子》古本,也是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古本。其残缺部分仅占全书篇幅的百分之一,几乎堪称“完璧”。
朱凤瀚教授介绍说,他们在竹书《老子》中,首次发现了《老子上经》和《老子下经》的篇题,“这分别对应的是《德经》和《道经》,而且每章前均有分章符号,文字内容和篇章结构也与以往所见各种版本有所不同,可以说是目前探讨《老子》分章问题最原始、最齐全的资料,对《老子》一书的整理校勘极有帮助。”
发现已亡佚的李斯著作《苍颉篇》
竹书中还有秦朝丞相李斯编著的文字学著作《苍颉篇》。此书自宋代以后已经亡佚,上世纪20年代以来出土的汉代简牍中对此有所发现,但大都只是保存了一些零星的片段。这次发现的竹书《苍颉篇》,保存了1200多个完整的文字,其中大多数为首次发现,对于汉字发展史的研究是极为宝贵的资料。
发现记录秦始皇的《赵正(政)书》
竹书中还发现了古代史书《赵正(政)书》,共有50余枚竹简,近1500字,围绕秦始皇之死和秦朝灭亡,记述了秦始皇、胡亥、李斯、子婴等人物的言论活动,其中包括秦始皇的临终遗命和李斯的狱中上书。书中称秦始皇和秦二世为“秦王赵正(政)”、“秦王胡亥”,而非“始皇帝”、“二世皇帝 ”,表明作者并不承认秦朝的正统地位。书中的部分段落还见于《史记》的《蒙恬列传》、《李斯列传》,说明它很可能是司马迁撰写《史记》时参考的文献之一, 因此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首次发现史书类文献《周驯(训)》
朱凤瀚教授介绍说,竹书中还有一篇史书类文献《周驯(训)》,共有200余枚竹简,近4800字,目前研究者认为可能就是《汉书·艺文志》“道家”下著录的“《周训》十四篇”。全书采用“周昭文公”训导“恭太子”的形式,记载了上自远古的尧舜禹、下至战国中期的很多重要史事,包括前所未见的商汤对太甲、周文王对周武王的训诫等等,另外还有论述治国为君之道的长篇文字。“周昭文公见于先秦文献,是战国中期的东周国君,‘恭太子’则是西周君武公的太子。这篇文献有可能是编著于战国晚期、用来对贵族子弟进行政治教育的教材,在出土简帛文献中属于首次发现。”
另外,《周驯(训)》中提到周文王有四子,这与之前的记载不同,也具有重要意义。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王庆环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