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推动社会进步到服务民生,科技发展令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发生历史性变化
2005年8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到安徽、湖南的企业、农村、学校、社区调研,与当地干部群众座谈,共商促进中部崛起大计。这是8月13日,温家宝在湖南长沙国家杂交稻研究中心的试验田边,听取“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介绍杂交稻研究情况。新华社记者 姚大伟 摄
“我这一亩超级稻一季产量有600公斤,两季就是1200公斤,以前想都不敢想啊。”6月13日,湖南浏阳永安镇万亩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区,70岁的村民刘启顺正在田里除草。
再过20多天,早稻就可以收割了。丰收在即,刘启顺操着湖南口音说:“我们要感谢袁老师。”
“袁老师”就是袁隆平。经历过1959年至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的人们,都对粮食短缺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影响有着切肤之痛。就是在那个时候,当时的湖南省安江农校教师袁隆平决心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老百姓不再挨饿。
那时,杂交稻研究是公认的世界难题。袁隆平不信邪,最终成功破解了这个难题,先后培育出“二九南1号”、“三系杂交稻”、“两系法杂交水稻”和“超级杂交稻”。正是以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为推动力,中国农民创造了世界粮食生产的奇迹——以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从新中国诞生之初,“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的建设”就是科技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秉承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理念,从社会发展进步的“助推器”,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动机”,60年来,科技在国计民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959年9月26日下午4点,位于松嫩平原腹地的“松基三井”首喷工业油流!适逢新中国十年之庆,人们赋予这个共和国石油工业的“长子”一个响亮的名字——大庆!
大庆油田的发现,验证了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等人提出的陆相生油理论。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玉门、胜利、华北、中原等油田的勘探也相继结出了丰硕成果。我国从此摘掉了贫油的帽子。
60年来,我国科技发展日益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紧密结合,与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紧密结合,科技发展日益改善着人们的生活。
“这个是数字的,这两个是"汉显"的,这几个手机从灰屏的到彩屏的,从音乐手机到拍照手机什么都有。”在北京某外企工作的陈丽向记者展示着三个寻呼机、七八个款式各异、功能不同的手机。这些如今都成了她的收藏,陈丽现在用的是一部3G手机。
随着基于我国自主创新的TD-SCDMA技术制式的第三代移动通信(3G)投入商用,专家们已经预言:“未来两三年,3G视频拜年将取代短信成为新的民俗。”
随着科技创新与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科技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
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南水北调,每一个重大工程中都浇铸了科技人员的智慧;科学育种、合理灌溉、土地增肥,每一穗丰收的稻谷里都饱含着科技人员的心血;荒漠治理、节能减排、污染防控,每一项技术革新中都凝结着科技人员的汗水……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急难险重的关头,科技更是彰显出巨大的力量: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电站——科技奥运的1200多个科技项目让我们的收获超越了金牌;遥感监测、卫星通信——在抗震救灾的决胜时刻科技提供了有力支撑。
当前,在连续30年保持高速增长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压力。“未来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仍然必须依赖于科技教育高度发展所形成的巨大力量。”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协副主席白春礼说。
从模仿追踪、重点突破,到自主创新、引领未来,不断迈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
位于北京城东北100余公里外的一座山上,巍然矗立着一架超过15层楼高的超级望远镜,每到晴朗的夜晚,就会徐徐开启,凭借世界上最高的光谱获取率傲然巡视宇宙。
这个最近刚通过国家大科学工程验收的“大家伙”叫LAMOST,是完全由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设计建造的、目前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大口径兼具大视场光学天文望远镜。
“LAMOST突破了许多外国科学家都认为是"无法解决"的难题。”站在导弹发射架似的巨型镜筒下,LAMOST的总工程师崔向群自豪地说,“过去都是我们追踪别的国家的先进技术,现在,我们终于能引领未来,让外国人来学习我们的技术和经验了。”
“中国改变了世界科技景象。”美国三大理工学院之一的佐治亚理工学院2008年在一份关于科技竞争力的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的科技实力显示了惊人的上升速度,并且给人不会停止的感觉。”
新中国成立时,国内仅有30多个专门科研机构,全国自然科学研究者不足500人。
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已达4200万,一批科技领军人才正在脱颖而出;2008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到82.8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29万件,世界排名位居第三;SCI收录中国论文9.48万篇,世界排名也是第三……
60年来,无论是在基础研究领域还是在前沿技术探索方面,中国科技界常有“惊人”创举。而贯穿其中的,是我国科技人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展科学技术的雄心壮志。
上世纪50年代末,英国《自然》杂志曾刊发一篇文章预测:“人工合成胰岛素还有待于遥远的将来。”1967年9月17日,我国科学家经过6年攻关,获得了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牛胰岛素结晶。这是人类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蛋白质。
在独立自主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同时,如何在世界性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新中国几代科学家始终思考的命题。
1986年3月3日,四位中科院学部委员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王大珩上书邓小平,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3月5日,邓小平做出批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11月18日,国务院正式发出了关于《高技术研究发展纲要》即“863”计划的通知。
“"863"把中国一下子推到了世界高科技竞争的起跑线上。”王大珩曾说。
随着“星火计划”“火炬计划”“攀登计划”“丰收计划”等陆续出台,科技之光照亮了经济建设的各个角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等重大科学工程建成,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成功,银河系列巨型计算机相继研制成功,长征系列火箭在技术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在空间技术、高能物理、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地学、化学等重要科技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
进入新世纪,在自主创新战略的指引下,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学前沿,加强原始科学创新,加强关键技术创新与集成,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取得了一大批令世界瞩目的成绩——龙芯通用CPU、曙光和深腾高性能计算机、上海同步辐射光源、歼十战斗机、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精确图……一系列科技成果无不彰显着创新的力量。
目前,我国总体科技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漫长征途,仍然任重道远。但60年新中国科技史无可争辩地证明,“五四运动”所弘扬的科学精神在新中国的土地上得以光大,新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是“赛先生”的真正传人!
站在人民共和国成立6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首新中国科技发展不平凡的历程,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人一定能在当代科技发展中占有自己的位置,科技事业一定能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中国有能力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李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