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不说乌尔姆是个古典与现代结合的城市,当我们通过了大桥以后,却发现旧城这边根本就不是完全的老旧,而是一种新旧交融的感觉。刚刚过了桥,就有一座大的建筑映入眼帘,其实这就是刚才那个学生所画的东西,据说这里就是很现代化的克来森提姆旅馆。边上就是多瑙河,真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组合,据说在这里曾经出过一件世界闻名的事情。很早以前这个地方是乌尔姆的城墙所在地,在1811年,有一个叫贝伯林格(Berblinger)的乌尔姆裁缝可能是受到了希腊神话里的代达罗斯(Daedalus)用腊和羽毛制作翅膀的启发,自己曾经制作了一架悬挂式滑翔机,想要完成人类飞翔天空的壮举。不过他登上了乌尔姆城墙想要展示他的杰作时,却被众多持怀疑态度的群众给踢了下去,结果他没有飞跃多瑙河,而是一头扎进了水里立刻身亡了。不过他的敢为人先还是值得赞赏的,至少他的滑翔机的制作原理被现代人所继承,指也算是对他的一种慰藉吧。
而且他的原创作品的复制品现在正收藏在旧市政厅里,那位对机械装置有兴趣没事正好可以学习一下。说到城门,不由得我还想起一件事。据说中世纪时期乌尔姆的城门很狭窄,只能通过一辆马车。那时的乌尔姆人经常把长长的木料横放在马车上,进不了城门。因为这个原因就故意把木材锯短。这样过了很久,突然有一天乌尔姆人发现一只从城门上方小门洞里飞过的麻雀是竖着叼树枝的,他们才想到木料可以竖着进入城内。天呢!出了爱因斯坦的乌尔姆地方的人不会这么糊涂吧?连木材能竖着走都不知道,一定是以讹传讹。
街的左边不远就是门额上挂着一个铜铸的羊的“跃羊酒店”,看着它的招牌,不由得我想起了《魔戒》中的那个据说是矮人和法师会合的“跳马酒店”,难倒说这就是原形?其实它也是个标志,在这里左转就来到了著名的爱因斯坦纪念碑(Einsteinbruennen)——其实爱因斯坦纪念碑有好几个,不过我就碰到了这一个。你能看到一个矮矮的螺旋式火箭,在火箭的边上有一个吐着舌头的爱因斯坦的头像,真是惟妙惟肖,可爱极了。
爱因斯坦于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这里的车站街旁的一座普通房子里。他的父母其实以前住在布豪,刚刚迁居到这里。当爱因斯坦刚生下来时,他与其他婴儿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的不同就是他的脑后有个明显的棱角。我们可以在乌尔姆档案馆查到他的出生:“乌尔姆,第224号,1879年3月15日,商人海尔曼·爱因斯坦,现居乌尔姆车站街135号,信奉犹太教,人所共识,本日来签名登记人处声称,其妻波林?爱因斯坦,原姓科赫,信奉犹太教,于1879年3月14日上午11点半在乌尔姆寓所里生下一名男婴,取名阿尔伯特。”不过这位人类历史上杰出的天才,只在乌尔姆待了2年,就因为起父亲生意亏本而搬到了慕尼黑,而且后来只回来过一回。不过乌尔姆人却永远记得他,给他竖了多个纪念碑,甚至还把他绘在彩绘玻璃上,与牛顿等人一起谈天说地。不过比较悲哀的是,他的故居已经因为二战末期的1944年英军不定向地毯式轰炸给铲平了,现在只能看到石碑告诉大家这里曾经是故居而已了。
顺着街道我继续往西前行,两旁的房屋木梁在外面、砖石在里面的建造方式让我感到诧异,后来经过和朋友的交流才明白是怎么回事。话说自从1164年以后,神圣罗马帝国就把乌尔姆当作了一个商业中心,设其为“帝国自由市”。这个城市不会受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政策、法律等的约束,可以自由设置自己的一切。正因为这个原因,所以这座城市很快就成为了德国南部的商业中心,其亚麻和麻纱远近闻名,不久乌尔姆就发展成了一个非常著名的经济繁荣、财力雄厚的城市。可是也就是这个原因,引起了邻近的城市的贵族们的嫉妒,他们总是想方设法的刁难乌尔姆的人民:经常不供应乌尔姆人需要的粮食和生活用品,甚至有的时候还兵戎相见。
乌尔姆人为了抵御这些说话不算话的人,就自己修筑了高大的城墙、宽广的军火库、富足的粮仓以及成排的盐库,以抵御各种突如其来的进攻。也正因为他的商业枢纽作用,城市里的人很快就分化成有钱的贵族和大商人与没钱的平民百姓两个阶层。他们的房屋建筑都各有特色:有钱人居住的是用石头做基础的房屋,你在外面根本无法看出其内部结构;而穷人则用木梁作为支撑,在墙壁上糊上土和灰泥。那时的人们一看房屋的建造就可以知道其富足水平了。不过风水轮流转,14世纪时,人们突然都对木梁结构的房子赶上了兴趣,不论富人穷人都开始追捧木梁结构的房子。特别是137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围攻乌尔姆的时候,石头都被用来当作抵御敌人的武器了,所以大家都用木头建房子了,木头房子越来越成为身份、文化和财力的象征。即使是以前用石头建的房子,也要在外面做个木头柱子。而有木梁得呢,则故意把木梁露在外面,有的人唯恐别人看不见,还突发奇想的在木梁上漆上了黑色,与白色的墙壁以衬托乡的特别抢眼。不过这种不按规则盖的房子非常不结实,很容易倾斜,所以大家给它起名叫半梁房(HalfTimberHouse),不过这些看起来若不经风的房子却千年不倒,这也是一个奇迹了。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作者:
李楠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