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捞“南澳Ⅰ号”:3亿元沉船考古账单的背后
2009年11月09日 12:05国际在线 】 【打印共有评论0

巨额资金投入令人头疼

经过40多天的试掘,9月26日,宋代古沉船“南海Ⅰ号”解开了一些让考古界非常感兴趣的谜团:木船体保存比较理想;出水瓷器非常完整、光可鉴人。这也再次证实了“南海Ⅰ号”的成功打捞。

但专家认为,还有更多工作要等试掘工作结束后,根据科学实验的结果,再决定下一步的考古方案。可以肯定,“南海Ⅰ号”发掘过程必将十分漫长,“可能十年之久”。

沉没海底800多年的“南海Ⅰ号”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海上沉船中年代最早、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对“南海Ⅰ号”的整体打捞被视为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里程碑事件。

白手起家到“南海Ⅰ号”高难度的水下考古实践成功,20年来中国水下考古事业的飞速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奇迹。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威说,现在中国的水下考古技术完全有能力打捞木质的古沉船。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在亚洲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不过,在技术、设备等方面跟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水下考古事业还面临着资金问题。在茫茫大海中打捞古沉船成本非常昂贵。“南海Ⅰ号” 花费了3亿元打捞并保存,创造了天价纪录。张威认为,目前水下考古工作最头疼的问题还是在资金投入上。

同等规模的一项发掘,在水下考古耗资远超过陆上考古发掘,水下的投入基本上是陆上的12倍。国际上只有英、美、法、日、韩等少数国家有能力从事水下考古这项耗资巨大的事业。不同于陆上发掘作业,水下考古需要借助船只、高科技仪器及潜水设备等,而这些辅助项目所需花费金额是惊人的。

“南海Ⅰ号”被海内外专家称为是“史上最贵打捞”。部分账单包括:从2001年到2004年几次勘察花了2000万元;修建临时码头花了1400多万元;两艘打捞船每天的租金80多万元……此外,还有施工中投入的钢材、水下设施、船舶、人工等费用。

水下考古起缘“对抗盗捞”

水下考古除了资金、人才这些必然要素,还要面对盗捞者或明或暗的挑衅。

2007年5月的一个早晨,广东省南澳县云澳镇武警边防支队战士抓获了偷偷潜水打捞文物的可疑人员,由此揭开“南澳Ⅰ号”的神秘面纱。

事实上,中国的水下考古事业正是在古沉船被疯狂盗捞的背景下诞生的。很多人都记得,1986年4月,一位名为哈彻的英国人,将从中国南海海底的古沉船上打捞的15万件青花瓷器和125块金锭,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行进行拍卖,拍得了2000多万美元。而这并非海底盗捞行为的唯一特例。

为了保护价值连城的国家文物和维护国家尊严,中国成立了自己的水下考古队。如今,水下考古队与众多“夺宝者”的战斗仍在继续。队员们一次次奔赴前线拯救古沉船,避免其落入盗掘者手中。

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官员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尽管原址保护是对沉船遗址和其所携带文物最好的保护方式,但近年来愈演愈烈的水下文物盗掘活动迫使我们不得不对一些破坏严重的古代沉船进行抢救性发掘。”

(摘自《世界新闻报》)

<< 上一页12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舒欣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