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台海危机] |
九十年代以来 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
在前面笔者曾经提及,在九十年代以前,虽然台海两岸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但并不存在太大的台独危险,相反在八十年代后期,台海局势曾出现相当良好的和缓态势,纵观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两岸实力对比,如果照此势头发展,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完全有可能在二十世纪内实现。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晚年表现的十分开明、颇有回归之意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蒋经国在1988年的遽然辞世和李登辉的上台,以及九十年代初冷战的骤然终结,成为台海局势的一个转折点。
在1995年之前,两岸间虽然已经有一定的摩擦和纷争,但由于双方都正处于权力交接换代的阶段,应该说台海局势还是比较平静的。然而在1995年,局势起了决定性的变化。先是在年初的春节团拜会上,中国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提出了被外界称为“江八点”的对台政策宣示,对于这次政策宣示,笔者在之前已作过评价,比较有意思的是,这是中国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上任后第一次完整的对台政策宣示,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后一次以和平统一为基准的对台政策宣示。在这之后,随着台湾在分离的道路上渐行渐远,大陆的对台政策中火药味也越来越浓,直到这一次“和平统一”成为温总理所言的不能放弃的最后一线希望。
1995年在台湾海峡举行的导弹试射演习及其随后在1996举行的三军联合演习是大陆对台政策发生重大转变的显著标志,这意味着军事方式成为大陆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手段。然而这个政策也是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应该说在九五九六年,军事手段主要作为一种威慑或者直白点说就是恐吓手段,即“文攻武吓”中的武吓,无论是当时部队的装备情况和训练状况,还是当时领导层的决心,以及台海局势的紧张程度,都还不具备将军事手段作为解决台湾问题主要手段的条件。
有些人认为正是九六年的台海演习促成了李登辉在当年的台湾选举中高票当选,导致对台工作的被动。这种说法一度颇为盛行,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领导层的决策。从表面看,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大陆军事演习在前,李登辉高票当选在后,似乎是有着逻辑上的联系。而且事实上,大陆的军事演习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台湾的民意民心,一方面,与大陆长期分离的台湾民众对大陆有着很深的隔膜感,甚至是敌意,大陆的军事演习无疑加剧了这种敌意;另一方面,未曾经历过战火的台湾民众又对战争的危险缺乏认识,相反由于民众军事意识的普遍缺失,反而对台湾那支用美元堆砌起来的华而不实的军队的实力盲目自信。大陆的军事演习在台湾民众中激起了普遍的逆反心理应该是事实。
然而这种看法的浅薄之处就在于此,只见其弊,不见其利。在此笔者不去证实那些江湖传闻,笔者也没有能力去证实。笔者只论述那些已经被证实的消息,九五九六年的台海演习所展示的军事能力和决心意志,台湾民众不懂,但台独头目看得懂,否则李登辉也不必以暴露高层间谍网的代价来透露大陆使用空包弹演习以安抚台湾民众。而且大陆的大规模演习有效的阻止了李登辉计划中的进一步台独行动,以至于两国论的出台整整晚了三年。且不论这种很接近实战的军事演习对久疏战阵的人民解放军提升战斗力的好处,仅就此而言,军事演习就收到了应有的效果。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有成果必然要付出代价。就好比人不能因为吃坏了肚子而拒绝进食,并不能因为日后台湾一步步迈向独立而否定当初的行动。在当时尚有扭转局面的可能性的情况下,军事演习作为对台政治攻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全必要的。另外此次演习的另一个收获是,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在大陆潜艇的威胁下一退三百海里的行动,就如五八年金门炮战时转身而逃的美国护航军舰让毛主席试出了美台协防的效力,也多少让大陆试出了美国介入台海危机的决心——帝国主义还是纸老虎。
1999年因两国论引发了新一轮的台海危机,大陆的反应同样是军事演习,与前两次演习不同的是,这次演习更具实战色彩,更像是战前准备而不是什么政治攻势。从当时得到的一些资料来看,笔者以为大陆当时是做好了动手的准备,因为准备的物资包括粮草弹药,甚至还有血浆,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不难判断出准备这些东西意味着什么。也许大陆的决策层认为对台动武准备尚不够充分,也许尚对两千年台湾选举或美国大选尚存期望,也许美国的调停起来作用,也许因为9.21大地震,更也许这些或者还有别的因素都起了作用,最终这一次台海没有发生战争。据笔者估计,这一次没有动手,根本的原因在于决策层在当时还对两千年的台湾选举抱有一丝希望,宋楚瑜此时民调领先,有希望在选举中胜出,虽然他是美国利益的代理人,然而他毕竟不是死硬的台独分子,若他上台,至少不会导致台海局势的急转直下。这个考虑窃以为是合理的,只是在具体操作方式上有不当之处,其一是军事行动叫停的时机虽然不错,但过于呆板生硬,完全可以在大地震之后继续保持强大的军事压力一段时间,哪怕是一两天,然后再借坡下驴,这样军事威慑的效果会更好;其二是当时军事威慑的方式过于简单落俗,不能否认东山岛两栖登陆演习的练兵效果和威慑力,但是笔者以为可以采取更为大胆的行动,就是海空力量果断突破台海中线,反正台海中线只是两岸约定俗成的一个界线,并没有任何条约或协定的限制,一旦突破造成既成事实,台独分子也不敢采取任何反击措施,因为若是他们有所行动,则“衅自彼开”,那就什么人都救不了他们了。而9.21大地震则提供了最好的撤退理由,即使没有地震,也可以找到充足的借口在充分显示武力后撤退,这种自由进出台湾海峡的军事行动,其效果应好于在台海的这一边隔空开枪放炮。
虽然1999年的台海危机由于种种原因最后没有演变成兵戎相见的局面,然而对大陆来说,“两国论”的出笼宣告了大陆和平统一台湾希望的破灭,更直接点说,宣告了自七十年代末以来“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政策的失败。这个政策的失败,从根本上来说,是台湾与大陆百年分离局面的一个必然,也是台独分子对自八十年代后期以来两岸交往日益密切必然带来的两岸融合趋势的一种反动。而在大陆方面,需要检讨的是,在台湾支持统一的民意始终不超过20%的情况下(注),我们的和平统一政策是否有点陷入不知彼的误区了。在高唱和平的同时,军事斗争的准备是否太过疲软,不战而屈人之兵不是光靠高呼和平口号就可以做到的,而是建立在政治军事经济全方位的优势上的。在整个八十年代,人民解放军的装备水平、训练水平乃至军容军纪的大幅滑坡是令人心痛的,虽然这是在整个社会转型期所难以避免的,也不是仅仅体现在台湾问题上,但毕竟宝贵的十年时间浪费了,以至于在90年代初在海湾战争和台海暗潮汹涌的局面下,为了整军备战竟然要向前不久还不共戴天的世仇俄罗斯进口先进武器。其后虽然急起直追,部队的装备水平和战斗力都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但与此同时,台湾方面也完成了整军计划,大陆的军事能力除了战争潜力和常规导弹外对台湾已没有明显优势。
注:台湾多年来的统独方面的民调数据很一致,支持统一和支持独立的基本不超过20%,而超过60%的人倾向维持现状,以往我们经常作出对己有利的解释:大多数台湾民众不支持独立,然而不要忘记这组数字也说明了大多数台湾民众不支持统一,而所谓的维持现状就是维持分离局面,与支持台独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回顾这段历史,常常令人扼腕。然而事已至此,只能面对现实。在两千年年初,大陆公布了台湾问题的白皮书,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规定了对台动武的三个条件:台湾宣布独立;外敌入侵;台湾长期拒绝统一谈判。白皮书的出台是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大陆对台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到了军事手段上来了。此后,在台湾选举前一周,在李登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政治手腕下,台湾选举形势突变,原来一直在民调中落后的陈水扁突然领先。在投票之前,当时的中国政府总理朱鎔基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发表了措辞严厉又语重心长的讲话,也未能阻止陈水扁以相对多数票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可以说朱鎔基总理的讲话可说是大陆对台湾最后一次好言相劝,可是言者谆谆,闻者渺渺,台独分子固然是利令智昏,而台湾选民也可谓是不知死活。可悲的是,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投陈水扁票的选民都是在事实上选择了台独,也选择了战争,然而他们的选择却要多数没有选择陈水扁的选民一起付出代价,无论如何,呼啸而来的大陆导弹不会关心你投了谁的票。
在陈水扁当选后,大陆以低调的“听其言,观其行”回应。面对陈水扁不断的渐进台独举动,大陆表现出一种耐人寻味的不为所动的态度,在陈水扁提出堪比“两国论”的“一边一国论”,大陆也没有如上次般报之以军事演习。前面曾经提过,在陈水扁孤注一掷的抛出了“公投制宪”从而在事实上触动了大陆对台的底线后,大陆的反应虽然十分强烈,然而除了职责所在的国台办以为,并没有见到更高级别的人士有何发言。这充分说明了一点,就是面对一意孤行的台独分子和油盐不进的台湾民众,大陆已经失去对台湾劝告甚至警告的兴趣了。
下一页:台海向何处去
相关新闻
- · 1996台海危机 日本首相为是否参战彻夜不眠(图)
- · 历次台海危机内幕及其背后大国之间的博弈(图)
- · 1996年台海危机:台商间谍假扮记者收情报内幕
- · “一个中国”:蒋介石与毛泽东产生的共鸣(图)
编辑:
梁昌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