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研究 > 正文 |
|
红枪会的会员多为本村乡亲,且多数都沾亲带故,故而打仗时,均能彼此照应,同仇敌忾,加上他们自恃有“神符护身”,故作战时都奋不顾身,勇猛向前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红枪会出现了“团”一级组织,红枪会的“团”由若干个学堂组成,首领为团长、团师或学长。到后来,出于各红枪会组织联合作战的需要,团以上又出现了“联合总部”或“总指挥部”,管辖一县或数县的红枪会。再后来,在抗战期间,红枪会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组织结构上曾做过一些调整,部分红枪会原有的学团组织改变为分队、中队、大队、联队或纵队等,其首领也分别成为队长、团长、旅长、总司令、总会长等等。
红枪会的一整套仪规戒律与传授气功武术相结合,宣称在作战时能够“刀枪不入”,受这种说法蒙蔽的红枪会会众,往往能够团结作战,同仇敌忾,再加上会众作战之前都要吞服用朱砂和硝石掺和写成的符箓,故能不畏生死,奋勇向前。
新四军对红枪会的认识曾一度有过分歧
事实上,在如何对待包括会道门武装在内的各种杂牌武装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内部一直有不同意见。这种分歧不论是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还是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着。党内很多人认为会道门武装迷信落后,土匪行动散漫,破坏性较大,不愿对他们作耐心的争取教育工作。新四军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初始,某高层将领就曾批评过“招兵买马”的做法。
随着形势的发展,党内赞同合理收编杂牌武装的意见逐渐占据了主导,新四军高层将领开始设法改变党内轻视争取会道门武装参加抗日工作的思想。他们意识到,当新四军“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准备迎接中原会战的时候,正确地处理地方武装,如红枪会、联庄会、民团、土匪等武装力量,是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性的。”
编辑:
胡楠
|